滴血的文字--读《活着》有感
第一次看余华的《活着》,是在一年前中考失利的日子。那时看完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斥了自己的整个心灵。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看着这些滴血的文字、滴血的故事,觉得余华太过残忍。亲人一个一个死去,却剩下主人公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于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不忍再读。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暑假。那是个黑色的七月,在我满怀憧憬时,又一场“噩梦”来临——我没有考进重点班。我没有办法接受那样“残酷”的事实,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我不清楚,自己到底流了多少泪。我开始自暴自弃,甚至到了万念倶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艰辛,活着的痛苦。“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那几天我想的只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刺痛着我,于是我又重新去体味“活着”的含义。
我总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面对死亡而回想一生无所作为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慢慢死去,却无能为力,直到只留下孤单的一个人!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公换成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福贵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更是我所需要的。
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当这个贯穿全文的主题不断敲击我的内心时,我却无从答起。有时候我变得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开始挑剔身边的人,无理取闹,而身边的人一次次地包容我,无怨无悔。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痛苦强加在爱我的人身上呢.在伤害深深爱我的人同时,我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即使艰难,依旧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