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的特征
6岁的孩子是最难应付的了。从4岁-5岁能够看出孩子有显著的进步;但是从5岁-6岁很
多大人怀疑他们好像停止了成长似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宛如一座山,有小坡、也有大坡,而6岁的孩子就处在大坡的年龄,这对
他们来说是个混乱期。一旦超越这种混乱期就会步入另一个转折点,在到7岁之前应该会
变成一个较规矩的小学生。这是因为“小学”的新生活会发生很大的作用;但相反的,孩子
与父母为了适合这个新的生活都会经历各种困难。
人们眼中的6岁儿通常是粗鲁而忙碌的。不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全力以赴,甚至有人阻挠
他们玩游戏时,他们还会毫不客气地把对方赶走;所以有很多母亲会生气地说:“这个家就
好像是小孩子个人的一样。”
6岁儿对别人的态度也显得傲慢无礼,5岁时的温柔似乎已经完全消失了。所以有些母亲不
禁又摇头说:“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但是孩子高兴的时候还是很听话的,并非一
直都难以应付。另外,他们与同伴之间的纠纷会急剧增加,也所以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排斥及
比他年幼小孩子的畏惧。而且6岁儿的感觉很敏感,一点芝麻小事就耿耿于怀或产生不安
的倾向。常会在白天因恐惧和不安而啼哭。所以很多小孩会因过于紧张和疲倦体重减轻很多,
不论父母如何注意6岁儿,他还是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善变的天使
6岁儿的心情常被称为“晴时多云偶阵雨”,前一刻还高高兴兴的,这会儿又马上因为一点
芝麻小事而发脾气,尤其是被责备时情绪更为激动。
比如妹妹分到的蛋糕比他的大;正在专心堆积木时,被父亲的大衣不小心碰倒;或者叫妈妈
时,妈妈未能即刻出现等,都是他发脾气的原因。
这时候大人可能会考虑以权威来纠正他们,但是这么做,对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孩是不太有
效的,因为他们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话。要使孩子平静下来必须视儿童的个性而定,没有一定
的方法。例如比较内向的孩子让他独处一会儿即能恢复平静;相反的,有些小孩一独处反而
更闹得不要收拾,大人最好设法了解他们的个性与当时的心情。不过,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小
孩,在他发脾气时恐怕没人可应付得了的。
重要的是,等他们的脾气平息下来以后,一定要让他们反省自己为何如此?如何才能防止?
他发脾气时周遭的人有多难过……。绝大部分的6岁儿脾气一旦发过后,只要心平气和的
告诉他,他都能承认并存有改过之心。
不过,即使经常反省,6岁儿仍然有善变的情形而且产生极端的变化。比如,有时非常疼爱
家中饲养的小狗,有时又把它扔在地上又踢又喊地说:“我要杀死你!”那是因为他们对自
己的心情和行动缺乏控制水平,这上点和两岁儿的情形有点相似。
父母发觉孩子有这种极端情绪变化时,不妨故意和他多说话,比如:“你很会照顾这条
狗。”“它好像比较喜欢你而不喜欢妈妈哦!”像这样称赞加上幽默的口吻实行交谈,比较
能缓和他的情绪。
此外在幼儿园里待了3个年头的小孩子,因为太熟悉园内的气氛,刚入学时的那股新鲜感
已削减,很多孩子就开始觉得无聊而把上学当作是一项苦差事。
这种“幼儿园的倦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一般来说,体力和智力能在一定的水准以上、
生活态度也早熟、进入幼儿园社交性能顺利发展的孩子,愈会产生这种倦怠感。另一种情况
是想到幼儿园的同伴都已进入小学,只剩他一个人仍上幼儿园时,也容易有倦怠感产生。
当然有时候幼儿园本身没有规化丰富的保育课程,而仅仅以类似的内容重复教育,这也是令
幼儿厌烦的原因。
而父母的立场又不能说:“既然讨厌就不要去上学好了。”在这些情形的累积之下,使孩子
的倦怠感更强烈,终有一天会转变为憎恨上学。
所以,不要只要求孩子勉强着去上学,应该仔细查找原因到底出在哪里,以便更进一步拟定
解决对策。
如果因为水平强而觉得幼儿园里太无聊了,也能够拜托老师给他服务的机会,比如帮老师整
理薄子、换花瓶的水、照顾小班的儿童等,尽量动脑筋使之扮演不会无聊的角色。
此外,偶尔让他提早放学,带他到外面走一走,使生活有一些变化也会有效果的,像带他到
动物园、博物馆、公园、植物园都很好。
另一方面,大人一旦预知孩子会有这种倦怠感,在两年的幼儿园生活后也能够考虑转到其他
的幼儿园。
精力充沛的孩子让他学点课外的东西,对改变心情、消除紧张也有效果。
相处有多么不易
家中有6岁儿的父母,必须持续地告诉自己:“这仅仅孩子的过渡期……”否则大人可能
会比6岁儿更常发脾气。
接着就要把眼光放远一点,不妨安慰自己:“他会逐步成长为可爱的孩子。”并想象7岁
儿善解人意的模样,或者回想他以前5岁时乖巧温柔的模样。
不要动不动就去研究6岁儿的行动,应以宽大的胸襟;当然也不要对6岁儿所说的话太耿
耿于怀,尽量以幽默的方式去解释,以保持愉快的心情。
不管是多令人生气的事,如果讲一次就让6岁儿领悟或立刻改悔,这很可能完全无效;大
人一旦忍不住发脾气地说:“一定要给你一点教训!”他们就会斜视大人,进而采取对立的
态度。这时候,孩子完全不会考虑到大人生气的目的是在教育,而仅仅一味地与大人的态度、
言语和感情对立。
父母应该避免与孩子造成对立的局面,多找机会与他们交谈、勾通,必须要忍耐孩子耍脾气
的肚量。
母亲与孩子的相处方式
6岁幼儿很容易与母亲引起争执,但是他们对母亲爱的要求却仍相当强烈,即使有弟妹也想
一个人独占母亲,并希望母亲照他的意思来做。前一刻才说:“我最爱妈妈。”这会儿不高
兴马上又翻脸说:“妈妈最坏,我讨厌妈妈!”这是因为他们对母亲的渴望落空后的心态。
只有在母亲处于需要同情的情况下,比如生病、受伤或遗失了贵重东西时,6岁儿才会坦率
地显示其令人讶异的同情心。所以,与其命令他:“快点做!”不如告诉他:“啊!妈妈好
累哦!所以才忘了叫你赶快做这件事!”这样更能引起他的同情心,以致顺利达成目的。
由此可知母亲与6岁儿应该随时保持从容的心理及幽默感。对于母亲的命令会问:“为什
么?”“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以表示反抗的态度,这也是这个阶段的特征。所以,这个
时候唯有以温柔的态度来处理,才不致于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另外,对弟妹的嫉妒也是造成问题的起因,母亲不要以为他比5岁的时候懂事了,反而应
同情他的心理,抽空陪陪他玩以前常玩的游戏,使他回忆过去的岁月来获得满足。
而且,如果凡事不以他为优先他也会不高兴,所以母亲对于他的细微表现也应该夸赞一下,
使他有成就感。
父子之间
因为常与母亲起冲突,所以6岁儿希望借着与父亲的相处以消除内心的悔意和寂寞。当他
来向父亲诉说母亲正在生气时,只要稍微告诉他:“那也是没办法的呀,因为你这样做她才
会生气的嘛!”他便会坦率地承认错误。所以父亲不用夸大地同情或者指责母亲的不是。相
反的,父亲还要问他:“你也觉得自己错啦?”表示同意他的反省,并解释给他听:“你这
么做,不论是谁都会责怪你的。”
如果想讨好孩子而随口说:“妈妈的确太过度了!”这也容易使孩子将父亲视为不良的伙伴。
有鉴于此,父亲最好不要让孩子造成这种心理。不必嫉妒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但也
不要和小孩太过疏远。
不论几岁的小孩,当母亲在为三餐忙碌时,父亲暂时替代母亲陪伴孩子是最好的相处机会。
平时对母亲也会撒娇的孩子,在父亲面前就表现得规规矩矩,好像外出作客一般地乖巧;另
外,如果父亲一星期能抽个一、二天的时间陪陪孩子,也可使母亲轻松一下。但如果父亲比
母亲照顾孩子的时间更多,那就很可能会遇到孩子的不在乎了。
6岁儿真正感受到和父亲在一起很幸福,主要是看到父亲什么事都会做。他们以父亲有此水
平为傲,同时也以此得到鼓舞。就这样,父亲逐步在孩子心目中形成指导与合作者的崇高地
位。
六岁孩子典型特征:小小的矛盾体
典型的六岁孩子,是一个小小的矛盾体,集两个极端于一身。他最大的苦恼是既依赖妈妈,
又想要离开妈妈,期盼走向独立,所以六岁是孩子与母亲真正开始分离的起点。大约从五岁
半到六岁半之间,孩子的很多行为似乎从各个方面一起忽然转身,都朝向明显对立的方向发
展。但是,从六岁的太过精力旺盛而且强横刁蛮,转向七岁的太过忧郁而沉寂的程中,期间
却会有一段日子是孩子的美好最为绽放的时刻,也是让家长最为享受的一段亲子时光。
六岁典型特征:小小的矛盾体,集两个极端于一身
典型的六岁孩子,是一个小小的矛盾体,集两个极端于一身。不论他要做什么,他随时都
可能走向两个相反的极致。而且,假如他从两个东西或者两项活动之中选择了其中的一项,
那么,这个选择本身,常常就能触发他想要立即做出相反选择的强烈意念。
六岁孩子的复杂和奇妙十分耐人寻味,不过六岁孩子的生活却每每十分纠结。所以,他在
这个世界上最为需要的东西,就是父母对他的理解。六岁孩子不但仅是比五岁孩子成长了一
步,他实际上是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孩子。他持续地在变,而且变得很快。即使很多变化
都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说,他更成熟了,更独立了,更勇敢了,更富冒险精神了⋯⋯
不过,对孩子来说,六岁的日子并不是一段容易的日子。
一个小男孩就曾这么对他妈妈感慨道:“做个六岁小孩,难啊!”
◎◎内心充满矛盾,爱走两个极端
在诸多棘手的六岁艰难当中,有一个尤其艰难的地方,那就是他跟早先两岁半的时候一样,
又生活在两个极端之中。他的典型特征就是极其左右摇摆。任何时候他都想要熊掌与鱼兼得,
要他做出一个决定那实在是两边为难。
比如说,一对母女在小朋友的生日派对上,妈妈问小姑娘为什么不到桌子那儿去给自己拿
块曲奇饼干。小姑娘是这么回答的:“我又想去拿,又不想去拿。”恩达·圣·文森·米
莱写过一首诗,生动地描写了六岁孩子面临选择时的矛盾:“进来吧,乖女儿,要不,就
在外面玩儿!”推开门,她站在那儿,咬着唇,绞着手,一双困惑的眼睛望着我:“妈妈,
我好难决定,我又想进来玩儿又想在外面玩儿!”
六岁孩子爱走两个极端的一个特殊的实例,就是他在读书写字的时候,常常把字母和数字
的顺序和笔画看反了。孩子这种容易把字或者数字看反的倾向,恰好就是我们认为应该推迟
教孩子读与写的原因之一。不论在家里教还是在学校里教,都应该再晚一点。六岁时期的视
觉颠倒实在是一件难以忽视的事情。
六岁的孩子往往也十分固执。在大事情上他难以抉择,不过一旦决定下来,他又难再改变。
不过,小事情上他倒是变来变去地十分迅速。你想给他买份冰激凌,他决定了要香草的,这
个决定却立即让他觉得其实他更想要巧克力的,等你买了巧克力的,他又决定还是要香草的。
◎◎认为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六岁孩子的小小人生中最大的苦恼之一,是他和妈妈之间的关系这层亲子关系既给了他最
大的愉悦,也是他最大的痛苦。绝大部分的六岁孩子喜爱自己的妈妈,注重着她的世界,需
要妈妈持续地保证她爱他;不过与此同时,但凡事情有个什么不对劲,他就把所有的不满都
发泄到妈妈身上。
一个小姑娘坐在餐桌边上,两手抱在胸前,不肯吃饭。妈妈劝她吃饭,她冷冰冰地回答说:
“我怎么吃?连勺子都没有。”在孩子五岁的时候,妈妈是他整个世界的中心。到了六岁,
就完全不再是这么一回事了。现在,他才是自己整个世界的中心。他想要当第一,想要当最
好,想要得到最多,想要胜过一切。
六岁是孩子与母亲真正开始分离的起点。实际上,正是孩子这种十分自然的转变,也就是
由五岁时与妈妈的紧密相连到现在开始走向更加独立的转变,使得孩子对妈妈往往显得格外
强横。而另一方面,他为了要离开妈妈、想要走向独立而做出的各种努力,又使得他内心格
外焦虑与惶惑。他担心妈妈会不会生病了,甚至会不会死了,他害怕放学回家时看不到妈妈。
所以,以他极端两极化的招牌特征,他很可能这个分钟对妈妈说“我爱你”,下一分钟就对
妈妈说“我恨你”。孩子这份强烈的情绪波动,实在不难理解。他一时间满心是对妈妈的爱,
一时间又企图自己学会独立。他的这种两极间的冲突,使得孩子往往陷入迷茫与苦恼之中。
不夸张地说,六岁孩子与妈妈之间是典型的纠缠不清。他既如此依赖于她,又如此渴望自己
能够不依赖于她。
◎◎很多行为明显恶化
让六岁孩子更为挣扎的是,妈妈还并不是他唯一的困扰。大约在孩子从五岁半到六岁之间
的这个年龄段里,孩子的很多行为似乎从各个方面一起忽然转身,都朝向明显对立的方向发
展。且让我们来看看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的实例,这里仅仅列举出了她的一小部分的转变:
1.首先,她一个相当明显的转变,是变成了一个爱哭的孩子。比方说,她因为不想去上
学而哭泣,不过她在四五岁的时候总是欢天喜地去上学。她穿衣时愁得哭,吃早饭时急得哭,
怕来不及上学。她甚至因为功课太难了而气得哭。
2.长这么大以来,她第一次在父母帮她掖好被窝以后不肯好好躺在被窝里,而偏要跳起
来,跑到楼下,以示她对命令的抗拒。一个晚上她能折腾六七次,甚至更多。哪怕到了后来,
她终于决定要躺进被窝里了,也仍然不肯入睡,还要在那里大声地、无休无止地说话。
3.以前吃饭很香甜的她,现在变得每次用餐都很磨蹭,甚至胡闹,搅得满桌子乱七八糟
的,没有谁能够好好用餐。
4.跟两岁半的时候一样,如果让她单独留在父母的房间里,她现在会去把妈妈的东西弄
得乱七八糟,尤其是妈妈的衣服和鞋子。
5.长到这么大以来,她第一次刻意不肯把妈妈放在心上。
6.和以前完全相反,她现在变得好像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跟小朋友一起好好玩了,有事没
事就朝小朋友发脾气、使性子。
7.她一贯良好的健康状况也转了势头,持续地生病,一会儿耳朵疼,一会儿喉咙疼,让
她艰难的六岁雪上加霜。(但所有这些棘手的现象,到了她七岁的时候,会全然消失殆尽。)
◎◎使家里乌烟瘴气的小烦恼
家里往往因为有个六岁的孩子而变得十分低气压。一个妈妈这样告诉我们:“每天早上起
来,我都对自己宣誓,今天一定要好好让女儿觉得妈妈很爱她。不过,我常常最多只能做到
一个小时,因为她总是能做出些很不应该的事情来,最终让我失去冷静而呵斥她。她则每每
反过来谴责我不够爱她。她想要怎样就能够怎样,而我呢,对她稍微不够完美就要遭到她的
指责。”孩子最让父母受不了的一件事情,就是他的格外“刺头”。他会一脸傲慢地反诘你:
“你干嘛要知道?”,“凭什么要我做?”,“逼我?你试试看!”要是事情真的很不如他
的意了,“我爱你”一转眼就变成了“我恨你”。
但是,让人又心酸又不忍的是,六岁孩子从他最恶劣的可恶中醒过来之后,平静下来的他
常常会过来问你:“即使我有时候很坏,不过你还是喜欢我的,不是?”他也有可能在一个
充满硝烟的白天之后,有些不识相地过来问你:“我今天表现得应该还好吧?”十分引人深
思的是,一个孩子的行为和表现越是不值得夸奖和嘉许,他越是渴望和需要你的夸奖与嘉许。
所以,越是在六岁艰难之中挣扎得厉害的孩子,越是需要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保证,你爱他。
我们必须要牢牢记住,一个六岁的孩子并不是为了要当一个坏孩子才故意那么粗暴、固执、
吵闹和顽皮的。他有太多的事情想要去做、去试,不过他的选择往往不够运气。他是如此渴
望能做好,做到最好,赢得第一,想要得到喜爱、得到夸奖,所以,任何小小的挫败,都让
他很受不了。
他的那些强横、刁蛮的举动,其实是因为六岁虽然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年龄,可却又偏偏是
一个十分没有安全感的年龄,他极其需要情绪上的安抚和爱的满足。假如你能够有无限的耐
心和无尽的意愿,你就能够满足孩子的这份愿望,得到一个比谁都更可爱、更贴心、更热情
的女儿或者儿子。
六岁孩子总觉得他才是对的,所以,他一方面接受不了也忍受不了任何的失败与批评,另
一方面他又非常喜欢别人顺着他的意思,给他戴高帽子。这也都是因为他内心的安全感不够
充足所致。我们认为,六岁孩子很大一部分的倔强、傲慢和颐指气使,其实都是他竭力寻找
安全感,努力想要自己独立起来所致。所以,假如他吹嘘什么事情对他来说“太容易”了,
那么我们很有理由怀疑这件事情其实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典型的六岁孩子还完全不能理解物权的区分及归属关系。他眼里的世界是芸芸众生的大同
世界,几乎没相关于物权的所辖及层次的概念。所以,他有可能因为爸爸妈妈的东西比他的
多而不高兴。实际上,这很有可能就是他偶尔偷偷拿人家东西的原因所在。
这个年龄的孩子实际上非常脆弱。他在感情上非常敏感,尤其是当他想表现得好的时候,
一点点的挫败、批评、挑剔,都会让他很伤心。不过一旦他调皮捣蛋起来,陷入他“坏”的
模式之中,却又变得似乎对任何惩罚都满不在乎。正因为如此,他其实格外需要父母的理解
和呵护。
六岁的孩子虽然看起来很鲁莽也很急躁,不过,如果不小心受了点点小伤,却又往往娇气
得不得了。你想帮他把手指头上的一根刺拔出来,或者给他鼻子里点一滴药水,他简直就
能哭得呼天抢地。
◎◎使家里快乐的小可爱
不过,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六岁的孩子有时候也会是家里快乐的源泉。他最可爱的地方就
在于他的一腔热忱。他对新的奇遇、新的游戏和新的想法都充满了激情。他还喜欢炫耀他在
学校里学会了的东西,喜欢问你各种问题。他喜欢你读书给他听,喜欢跟你一起学新的东西。
他的另一个十分惹人怜爱的特征,是他在感情上的炽热。当他和爸爸妈妈之间相处协调的
时候(这样的时候其实总是很多的),没有谁会比他会更加敞开胸襟,满怀炽热地向亲人表达
爱意了。有些时候,他真能够说是美好的、暖心的、忠诚的、而且敬仰你的小小的朋友。
当他眉飞色舞、十分戏剧化地告诉你:“你从没有见过的、最最大的!”,“我所经历过
的最美好的时光。”这时候,哦,他是多么的可爱!开心的时候,他不但会露齿莞尔,还会
欢畅大笑,更会手舞足蹈。哪怕是睡觉的时候,他也会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梦乡之
中。这就恰好解释了为什么他一旦做噩梦的时候会是那么懊恼。
六岁孩子的热情相当有感染力,仿佛一切都能让他觉得兴致盎然。
所以,为他提供机会,满足他对新奇与快意的向往,实在是你人生的一大乐事之一。
拥有一个六岁孩子,父母的生活很少会是沉闷的。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22:05: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92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