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FOCUS
关注
提及著名书法家、有
着“榜书第一人”美誉的
曲玉琳,或许大家对他与
书坛泰斗欧阳中石先生
那一段感人的师生缘有
所耳闻。然而,熟悉曲玉
琳的人都知道,除去极
为擅长的书法、武术外,
绘画、诗歌、摄影、琴棋
书画他无一不精,堪称全
才。
1954年,曲玉琳祖
籍山东,出生于西安一个
三代的家庭。自幼受
父亲影响,喜爱“舞枪弄
棒”的曲玉琳11岁正式拜
师习武,并在日后取得了中国武术六段
的优异成绩。父亲并未因曲玉琳是独子
而溺爱,反而对他更加严格要求——
每当谈及于此,曲玉琳仍心存感激。因
此,无论是学业还是学武,从小就担任
班长的曲玉琳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18岁那年,曲玉琳响应号召入伍。
走进军营的曲玉琳,从最初的一个书
法爱好者真正走上书法艺术的道路。
几十年,从部队到地方,他一直从事机
关工作,并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研习碑
帖,一笔一划练习。不过他有意识“临
帖不写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注入
当代精神,拥有个性化特征。
研习书法多年,曲玉琳一直在寻
找着属于自己的“入口”,终于,他发现
了“榜书”。“榜书不是真书的放大,它
有自己独到的风格和结体。”在曲玉琳
看来,榜书是属于真字范畴,但独立成
体,工整端庄、结构严谨。他决心由此
出发,把榜书发扬光大——以独特的
艺术语汇,别具匠心的表达方式,在点
线结构的变幻与律动之间,尽情展现
“榜书”之美。
一生中对曲玉琳影响最大的恩师
有两位:一位是中国武协前常务副主
席、一代武学大师马贤达先生,一位就
是书坛泰斗欧阳中石先生。
在拜中石先生为师之前,在书法上
曲玉琳完全是依靠自学。曲玉琳至今难
忘马贤达先生的谆谆教导:“不管从事
什么职业、研究什么专业,都要把学问
搞上去。”故此,曲玉琳一直希望寻找
到一位真正的学术型导师,并且他心中
早有了唯一的人选。
一次机缘巧合,曲玉琳得以拜见中
石先生,先生被他的认真、执着打动,
对他说:“留下作品,一周后再来。”二
次会面,先生的第一句话即令曲玉琳无
比激动:“你现在就是我的学生了。”出
于对艺术的惺惺相惜,成就了一段书坛
佳话。
对中石先生所提倡的:“‘字、文、
书’为一体才是书法的涵义。不会写文
章的不能成为书法家。”曲玉琳十分赞
同并身体力行:他的书法作品大多源于
自行创作的诗歌或文章。
人生阅历和艺术经历都拥有的
深厚积淀,令曲玉琳勤于思考、善于思
考。通过其作品能深切感受到,在娴熟
的技法背后,饱含的是丰沛的情感和无
法复制的独特思想。
曲玉琳认为:艺术家必须要真正
地融入大众,而艺术只有留下个人思想
的印记才有进步的动力。艺术的终极
理想,是超越一切外在形式的精神迸
发和沟通。而文化又是一切艺术的土
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
曲玉琳文魂墨魄写春秋
“字、文、书”为一体才是书法的涵义,不会写文章的不能成为书法家
曲玉琳,笔名玉林。毕业于辽宁
大学历史系,中华律师函授中心
法律专业。现任陕西上林苑书画
院院长,世界新经济研究院副院
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兼职教授,中华名人协会理事。
榜书《天骄》邓小平诞辰100周
年收藏;
榜书《民魂》、作品《习老,人民
心中永远的丰碑》习仲勋纪念
馆收藏;
榜书《机场》、《古都长安》西
安咸阳机场选用;
专著《曲玉琳书法作品》由红旗
出版社出版发行。
文
黄伶伶
曲玉琳与恩师欧阳中石先生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77
ARTIST
书画名家
《天骄》
在强调书法艺术性的同时,曲玉林却并不完全赞
同“书法普及的必要性”。因为“书写工具一直在发展,
‘书法’在当今时代已经失去了‘应用’功能,但它的
艺术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曲玉琳固守着“笔下不写他人文章”,坚持书法
背后的诗词歌赋的创作,书作题材植根于广阔的社
会生活:对国计民生的殷殷关切,对民族文化的思索
传扬,对至友亲人的深情厚谊,还有对天地自然的领
悟咏叹……艺术不应只体现在价格,而更应单纯地反
映艺者心灵,辉映时代精神,承载传统文化、民族精
神,达到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即最终回报社会的圆
满——当代艺术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曲玉琳是这
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责任编辑唐校笙
《鹤寿》
《满江红改革颂》
《习老,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22:3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9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