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膜蛋白比磷脂更容易移动
B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是水溶性的
C
.脂双层的两层磷脂分子是完全相同的
D
.质膜中的胆固醇能限制其流动性
2.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
“S”
型曲线
B
.
t
3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
.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分别为
t
4和
t
6
D
.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为弱
→
强
→
弱
3.如图表示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
.图
1
可发生在绿藻细胞中,图
2
可发生在蓝藻细胞中
B
.
DNA-RNA
杂交区域中
A
应与
T
配对
C
.图
1
翻译的结果是得到了多条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
D
.图
2
中①②③的合成均与核仁有关
4.
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发现了
“
细胞能够调节相关基因表达以适应不同氧浓度的分子机制
”
。正常氧
浓度条件下,转录调控因子
HIF-1a
会被蛋白酶体降解;在缺氧条件下,
HIF-la
会进入细胞核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
并通过一系列变化改变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以适应氧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缺氧条件下,
HIF-la
含量会增加,促进相关基因的翻译过程
B
.缺氧条件下,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增加数量
C
.氧气充足条件下,氧气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
D
.在进化过程中,机体产生了这种特殊机制来确保组织和细胞能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
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提取菠菜绿叶中色素的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
.利用鸡血细胞提取
DNA
时,需用
0.14mol/L
的
NaCl
溶液将
DNA
溶解
C
.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可观察低温诱导后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D
.根据
C0
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色速度,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6.人体剧烈运动时,不会出现的是()
A
.机体产生热量显著增多
B
.血浆中乳酸水平持续升高
C
.脑干呼吸中枢兴奋增强
D
.肌细胞中
ATP
水平相对稳定
7.小麦幼苗在缺少无机盐
X
的
"
完全培养液
"
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叶片发黄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对照实验应使用含无机盐
X
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
B
.据实验结果推测无机盐
X
可能是一种含镁元素的无机盐
C
.与正常幼苗相比该幼苗叶绿体内的
NADPH
的合成速率增加
D
.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了的浓度可能会增加
8.(10分)研究人员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在不同浓度条件下三种类似物对莴苣幼
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
0
~
20ppm
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B
.乙的浓度大于
5ppm
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C
.据图推测,用
50ppm
的甲处理莴苣幼芽不一定抑制其生长
D
.甲、乙、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二、非选择题
9.(10分)一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
A
所示,其中某种熊当年的种群数量(
N
t)与一年后的种
群数量(
N
t+1)之间的关系如图
B
所示(直线
M
表示
N
t+1=
N
t)。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该温带森林中所有的鸟
______
(填
“
是
”
或
“
不是
”
)一个种群。鹿与熊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该温带森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
3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
________
等。
(
4
)该熊种群在曲线
cd
段(不包括
c
、
d
两点)的数量一直表现为
______
(填
“
增长
”
或
“
下降
”
)。在我国长白山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野生动物栖息于此,包括黑熊和棕熊在内的多种大型珍稀动物。对于保护黑熊和棕熊来说,
这属于
_________
保护。
10.(14分)舶鱼是某湖泊中体型较大的肉食性鱼类,鲚鱼和银鱼为小型鱼类,食性有差异,但均能以浮游动物为食。
研究人员对该湖泊中鲌鱼、鲚鱼和银鱼的年捕获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鱼的年捕获量反映该鱼的种群数量)。
回答下列问题:
(
1
)该湖泊中全部鱼类在生态学中
________
(填
“
属于
”
或
“
不属于
”
)群落,原因是
________
。
(
2
)鲌鱼和鲚鱼之间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________
(用文字
“→”
表示)。能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渠道是
________
。
(
3
)因过度捕捞,
1995
年后鱼类优势种群发生了改变,鲌鱼数量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这说明人类活动改变了该湖
泊群落演替的
________
。随着鲌鱼数量的减少,银鱼数量呈现图
2
所示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
。
11.(14分)色氨酸是大肠杆菌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一种氨基酸。研究人员发现,在培养基中无论是否添加色氨酸,
都不影响大肠杆菌的生长。
(
1
)研究发现,大肠杆菌有
5
个与色氨酸合成有关的基因。在需要合成色氨酸时,这些基因通过
__________
(过程)
合成相关酶。大肠杆菌对色氨酸需求的响应十分高效,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核膜的界限,
__________
。
(
2
)进一步发现,在培养基中增加色氨酸后,大肠杆菌相关酶的合成量大大下降。经过测序,研究者发现了大肠杆菌
色氨酸合成相关基因的结构(图
1
)。
①由图1
可知,在培养基中有
__________
的条件下,
trpR
指导合成的抑制蛋白能够结合在操纵序列,从而阻止
__________
与启动子的结合,从而抑制色氨酸相关酶的合成。
②随着研究的深入,
研究者发现,色氨酸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后形成的
mRNA
的
5’
端有一段
“
无关序列
”
编码出的多肽不
是色氨酸合成酶,但将这段多肽对应基因序列敲除后,发现色氨酸合成酶的合成出现了变化(图
2
)。由此可知,图
1
中的抑制蛋白的抑制作用是
__________
(填
“
完全的
”
或
“
不完全的
”
),推测
“
无关序列
”
的作用是
__________
。
“
无关序列
”
包含具有一定反向重复特征
4
个区域,且其中富含色氨酸的密码子。当核糖体在
mRNA
上滑动慢时,
2
、
3
区配对;相反,
3
、
4
区配对形成一个阻止
mRNA
继续合成的茎
—
环结构(图
3
)。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培养基中有色氨酸时,色氨酸合成相关基因能够转录出一个很短的
mRNA
分子,该段分子只有
1—4
区的长度。结合上述研究,
“
无关序列
”
完成调控的机制是
__________
。
(
3
)
“
无关序列
”
在控制大肠杆菌代谢的过程中起到了一种
“RNA
开关
”
功的能,令其能够响应外界代谢物的含量变化,
避免了
__________
。请提出有关这种
“RNA
开关
”
调控机制的一种研究或应用前景:
__________
。
12.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面积约
22400
公顷,由大湖池、蚌湖等
9
个湖泊及周围湖滩湿地组成,是鸿雁、白鹤等候鸟理
想的越冬地。
(
1
)保护区内不同的湖港、湖湾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这
___________
(填
“
能
”
或
“
不能
”
)体现种群的空间特征,
原因是
___________
。
(
2
)保护区内水草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网),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个渠道进行的。
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里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度利用的能量是
___________
;未利用的能量在生物
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___________
。
(
3
)该保护区非常适宜鸟类的生存,为了进一步监测鸟类的生存状况,研究人员运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每一种候
鸟的数量进行预测。若某种候鸟第一代的种群数量为
N
1,第
t
代的种群数量为
N
t,种群数量每一代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第二代是第一代的
2
倍,则第
t
代后种群数量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研究人员又通过标志重捕法对鸟类的实际数量
进行了统计,若被标记的鸟由于受到惊吓不易被捕捉,则计算出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数值偏
___________
(填
“
高
”
或
“
低
”
)。
(
4
)保护区内丰茂的水草适当收割后可用于造纸和饲养家畜,同时该保护区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梄息地,每年都吸
引了数以万计的鸟类爱好者拍照研究,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且该保护区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也具
有重要作用。以上事实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_____
价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
D
【解析】
细胞膜也称质膜,是围绕在细胞外层,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结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
量糖类。磷脂分子双层排列,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统称为膜蛋白,通常细胞的功能越多,其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主要通过膜蛋白来实现。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能运动,导致细胞膜的结
构特点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
A
、膜蛋白的流动性低于磷脂,
A
错误;
B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B
错误;
C
、脂双层的两层磷脂分子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C
错误;
D
、质膜中的胆固醇能限制其流动性,使其具有一定的
“
刚性
”
,
D
正确。
故选
D
。
【点睛】
熟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
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坐标的纵轴为
“
种群增长速率
”
,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如果坐标的纵轴改为
“
种群中个体的
数量
”
,则类似于课本中讲的
“S"
型增长曲线;
t
2和
t
5相当于
“S”
型曲线中的
2
K
值,
t
4和
t
6相当于
“S”
型曲线中的
K
值,
此时对应的甲乙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
【详解】
A
、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表示为
S
型曲线,
A
正确;
B
、
t
3时,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
0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
B
错误;
C
、
t
4和
t
6相当于
“S”
型曲线中的
K
值,
t
4和
t
6分别为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
C
正确;
D
、据图分析,
t
3时刻之前甲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
t
2时刻差值最大;
t
3时刻之后,甲种群的种群增大率小
于乙种群,说明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为弱
→
强
→
弱,
D
正确;
故选
B
。
【点睛】
结合种群增长曲线分析题图。
3、
C
【解析】
A
、图
1
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而绿藻是真核细胞;图
2
发生在真核细胞中,而蓝藻是原核生物,
A
错误;
B
、
DNA-RNA
杂交区域中
A
应与
U
配对,
B
错误;
C
、图
1
翻译的结果得到了多条多肽链,因为翻译的模板是同一条
mRNA
,故翻译的结果是得到了多条氨基酸序列相
同的多肽链,
C
正确;
D
、图
2
中②核糖体的合成和核仁有关,①③的合成和核仁无关,
D
错误。
故选
C
。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转录和翻译是否同时进行,判断两幅图可以发生的生物类型,并能够准确判断图
2
中各个数字
代表的物质名称。
4、
D
【解析】
HIF-1a
是低氧诱导因子,在缺氧时,其可以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适合低氧环境。
【详解】
A
、缺氧条件下,
HIF-la
含量会增加,可能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过程,
A
错误;
B
、成熟红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B
错误;
C
、氧气充足条件下,氧气通过被动运输(或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
C
错误;
D
、在进化过程中,氧气充足时,
HIF-la
被降解,缺氧时,
HIF-la
可以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机体产生了这种特殊机
制来确保组织和细胞能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
D
正确。
故选
D
。
5、
D
【解析】
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
散速度慢。
2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
(
1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
(
2
)酵母菌呼吸产生的
CO
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
CO
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
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详解】
A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是分离菠菜绿叶中色素的原理,
A
错误;
B
、
DNA
在
0.14mol/L
的
NaCl
溶液中溶解度最低,
B
错误;
C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成熟植物细胞,没有分裂能力,因此低温诱导不能使之染色体数目加倍,
C
错
误;
D
、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比无氧呼吸快,且量比无氧呼吸多,因此根据
C0
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
色速度,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
正确。
故选
D
。
6、
B
【解析】
人体细胞剧烈运动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此时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也会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剧烈运动会产生大
量的热量,刺激机体产热量升高。该题综合性考查了运动时涉及到的各种调节,识记无氧呼吸过程、
ATP
的转化机制
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
A
、剧烈运动时,细胞进行大量的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能,机体产热量显著增加,
A
正确;
B
、人体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但乳酸进入血浆中会被缓冲物质中和,其含量不会持续升高,
B
错误;
C
、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剧烈运动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此时呼吸中枢兴奋增强,
C
正确;
D
、
ATP
和
ADP
的相互转换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细胞中
ATP
的水平会维持相对稳定,
D
正确;
故选
B
。
7、
C
【解析】
镁是构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进行,当植物缺镁时叶片发黄,
光合作用下降。
【详解】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无机盐
X
,实验组缺乏无机盐
X
,对照组应使用含无机盐
X
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
A
正
确;
B
、将小麦幼苗在缺少无机盐
X
的
"
完全培养液
"
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叶片发黄的现象。根据现象推测无机盐
X
可能是一种含镁元素的无机盐,
B
正确;
C
、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反应下降,叶绿体内
NADPH
的合成速率下降,
C
错误;
D
、植物吸收无机盐具有选择性,当植物吸收水大于吸收某种元素时,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某种无机盐离子浓度可能
会增加,
D
正确。
故选
C
。
8、
B
【解析】
分析题图: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具有两重
性的特点,但是不同的植物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不同,作用的效果也不同,据此答题。
【详解】
A
、分析曲线图可知,在
0
~
20ppm
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A
正确;
B
、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
0
组比较可知,乙的浓度大于
5ppm
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仍然表现对莴苣幼根生长起促
进作用,
B
错误;
C
、由于幼根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性大于幼芽,所以
50ppm
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幼根生长为抑制作用,但对幼芽生长
不一定为抑制作用,
C
正确;
D
、根据曲线图分析: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D
正确。
故选
B
。
【点睛】
本题通过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特别要注意对曲线的分析。
二、非选择题
9、不是捕食与竞争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取样器取样信息传递增长就地
【解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生态系统
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
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
球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①就地保护: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将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②迁地保护:将物种迁出原地,移人动物园、水族馆和濒临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护与管理.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生物
多样性的合理利用。其中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措施。
【详解】
(
1
)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该温带森林中的鸟有多种,不是一个种群。熊以鹿为食,它
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又因它们都以绿色植物为食,它们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
(
2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采集、调查。
(
3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等。
(
4
)曲线
cd
段(不包括
c
、
d
两点)中的任意一点都存在
N
t+1大于
N
t的情形,所以,该熊种群在曲线
cd
段(不包括
c
、
d
两点)的数量一直表现为增长。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
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点睛】
本题考查群落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
10、不属于群落应包括该区域全部生物种群的集合鲚鱼
→
鲌鱼食物链速度和方向鲌鱼数量减少
导致鲚鱼数量增加,鲚鱼与银鱼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银鱼生存压力增大导致数量减少
【解析】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
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
一个稳定的群落。
能量的传递:(
1
)传递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2
)传递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
同化的能量
=
呼吸散失的能量
+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
分解者释放的能量
+
未被利用部分。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
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
=
呼吸散失的能量
+
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
+
未被利用部分。
【详解】
(
1
)该湖泊中全部鱼类在生态学中不属于群落,因为群落应包括该区域全部生物种群的集合。
(
2
)根据图示数据和题干信息可知,鲚鱼的营养级低于鲌鱼,所以推测鲌鱼会以鲚鱼为食,二者之间能量流动的方向
是鲚鱼
→
鲌鱼。能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
(
3
)因过度捕捞,
1995
年后鱼类优势种群发生了改变,鲌鱼数量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这说明人类活动改变了该湖
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由于鲚鱼是鲌鱼的食物,鲌鱼数量减少会导致鲚鱼数量增加,而鲚鱼与银鱼之间存在竞争
关系,银鱼由于生存压力增大而数量减少。
【点睛】
此题考查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同时考查学生的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1、转录和翻译(表达)转录和翻译同时发生色氨酸
RNA
聚合酶不完全的响应色氨酸的浓度变
化,进一步抑制色氨酸合成酶相关基因的转录在色氨酸浓度高时,核糖体在
“
无关序列
”mRNA
上翻译出带有色氨
酸的多肽块,
3
、
4
区配对,阻止色氨酸相关基因的完整转录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利用这种
“RNA
开关
”
类似的
调控序列导入到癌细胞中,令其在营养充分时也不能正常表达基因,从而抑制生长
【解析】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真核细胞该过程主要在细
胞核中进行,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
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
tRNA
。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
【详解】
(
1
)如果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可通过控制该酶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最终合成。大肠杆菌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裹的细
胞核,转录和翻译可同时发生,故大肠杆菌对色氨酸需求的响应十分高效。
(
2
)
①存在色氨基酸的情况下,
激活了抑制蛋白,抑制蛋白能够结合在操纵序列,抑制
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的识别,
抑制色氨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转录。
②敲除“
无关序列
”
前色氨酸合成相关酶的合成量大于敲除
“
无关序列
”
后的检测量,说明抑制蛋白没有完全抑制色氨酸
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敲除
“
无关序列
”
前,色氨酸合成相关酶的合成量对色氨酸浓度的感受更为敏感,因此说明
“
无
关序列
”
响应色氨酸的浓度变化,进一步抑制色氨酸合成酶相关基因的转录。
“
无关序列
”
的作用取决于核糖体在这一段
mRNA
上的翻译速度,
“
无关序列
”
中有很多色氨酸的密码子,当色氨酸含量
达到一定量,
“
无关序列
”mRNA
能够获得更充足的
“
色氨酸
-tRNA”
,核糖体滑动更快,导致
3
、
4
区配对,阻止色氨酸
相关基因的完整转录,从而抑制了核糖体对
“
无关序列
”
后真正色氨酸合成酶相关
mRNA
的翻译。
(
3
)
“
无关序列
”
在控制大肠杆菌代谢的过程中起到了一种
“RNA
开关
”
的功能,令其能够响应外界代谢物的含量变化,
避免了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利用这种
“RNA
开关
”
类似的调控序列导入到癌细胞中,令其在营养充分时也不能正常表达
基因,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达到治疗癌症的作用。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2、不能种群的空间特征体现的是同一种群的生物个体在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
群体现出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N
1
×2t-1高直接和
间接
【解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前者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及性别比例,
后者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详解】
(
1
)种群的空间特征体现的是同一种群的生物个体在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体现出
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故保护区内不同的湖港、湖湾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这不能体现种群的空间特征。
(
2
)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度利用,未利用的能量
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
3
)若某种候鸟第一代的种群数量为
N
1,第
t
代的种群数量为
N
t,种群数量每一代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代是第
一代的
2
倍,即增长倍数为
2
,则第
t
代后种群数量为
N
1
×2t-1。研究人员又通过标志重捕法对鸟类的实际数量进行了
统计,若被标记的鸟由于受到惊吓不易被捕捉,则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鸟中带标记的数量偏低,故计算出的种群数量
会比实际数值偏高。
(
4
)水草用于造纸、饲养家畜及拍照等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该保护区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
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点睛】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每个营养级用于呼吸散失的能量无法被再利用。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22:47: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9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