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 考研不会因疫情受阻

更新时间:2022-11-22 17:48:53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2日发(作者:假睫毛怎么带)

2020年第12期18

新冠专栏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研究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及应对

王梓琪 王可山 刘 华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101149)

摘要: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居家研究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生能够理性看待疫情,不偏

信、不盲从,但多数研究生还是处于担心状态,在生活、社交等受限情况下网络活动增多,产生学习能力下降、睡眠不规律等问

题,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映,“心情郁闷”等相对明显,“紧张、焦虑、急躁”等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对健康、学业和前

途的担忧使有些研究生心理压力值很大,多数研究生希望得到心理调适方法的指导。为此,应引导研究生基于学科知识开展“后

疫情”和“疫情后”相关问题研究,使其从担心状态进入主动参与防控,走出“心情郁闷”“学习能力下降”等困境。增加网络

视频专题研讨课,使更多网络活动融入思考、思辨,消除“紧张、焦虑、急躁”等心理状态。加强对研究生心理疏导,建立导师

和研究生定期沟通机制,避免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在长时间封闭环境中被放大。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研究生;心理行为;压力疏导

基金项目: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CIT&TCD20170316)

中图分类号:C912.6;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7X(2020)12.0018-07

一、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型急性传染病,

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具有一定死亡率。2020年1月30日,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经

济社会秩序正在加快恢复,但境外疫情却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

对我国造成的疫情输入压力在持续加大。毫无疑问,新冠肺炎

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各种影

响不断迭代演化,使人们处于一种高度复杂的局面中,形成应

激反应并诱发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也正因如此,关于重大疫

情对公众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三个多月,波及200多个国

家和地区,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受到重大威胁,世界经济

遭遇严重冲击,全球处于抗疫之中。在遭遇重大事件或问题时,

个体心理上会出现严重失衡状态,形成心理危机[1]。有研究表

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超过58%的被调查者存在着不同程

度的心理感受异常[2],在SARS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情绪问题

咨询者所占比例始终占第一位[3]。普通居民心理问题通常表现

为紧张、恐慌、多疑、歧视、过度敏感等,被隔离人员心理问

题通常表现紧张、沮丧、绝望、气愤、无助等[4],最常见的情

绪反应是焦虑和抑郁[5]。因此,在疫情中不同人群会面临不同

的心理问题。程家国、谭晓东(2020)认为患者及其家属通常

存在社会认知偏差、恐慌紧张、孤独无助、焦虑急躁、抑郁绝

望等心理特点[6],抱怨、愤怒情绪增强,甚至出现易激惹状态。

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则敏感多疑或持否认侥幸心理(马翠、

严兴科,2020)[7];防控一线被感染医护人员存在心理障碍及

应激障碍,也存在睡眠障碍(梅俊华、张琦等,2020)[8];隔

离病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较重,高度紧张导致护士出现心理

应激,护士的疲乏状态更为明显,护士比医生的担忧更大(邓

蓉、陈芳,2020)[9];救援人员中急性应激障碍、严重抑郁发作、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苏莉、韦波,2005)[10];关于

学生群体和年轻人群体,魏华、陈立等(2020)的研究认为疫

情严重地区或家人患病的儿童青少年会产生焦虑、抑郁、悲伤、

压抑等情绪,甚至会过度惊恐、不安和迷茫[11];NCP疫情应

激状态下,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上升,发生率

分别为26.60%与21.16%,高于一般情况下针对大学生的调查

(昌敬惠、袁愈新、王冬,2020)[12]。赵蓓(2020)的研究认

为疫情给封闭在家的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心理状态,

其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性、恐怖维度均高于

全国成人常模[13]。

一般认为,在疫情防控期间适度的心理应激有利于大众

积极防御疫情,但过度的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反应会

影响抗击疫情的进程,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7]。因此,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策略和

预案中,应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心理问题实施危机干预,以减

少疫情带来的心理损害和后续的心理社会问题[5]。本文基于新

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研究生的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生在

居家隔离期间的行为和心理状况,为疫情防控时期及未来返校

复学做好研究生教育精准施策提供借鉴。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2020年第12期19

新冠专栏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研究生心理行

为的影响,所用数据来源于2020年3月3日—3月9日期间

对研究生开展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以网上问卷为主,借助专

业性的问卷星调研平台进行电子问卷设计。问卷主要包括以下

内容:第一,研究生的基本信息;第二,研究生对新冠肺炎疫

情的认知情况;第三,新冠肺炎疫情对研究生生活学习的影响;

第四,新冠肺炎疫情对研究生情绪状态的影响。

(二)样本特征

在调查过程中,充分利用问卷星调研平台、微信等工具多

渠道进行问卷发放,利用7天的时间共获得有效电子问卷376

份,数据覆盖疫情期间居住在国内27个省市区的研究生(西藏、

青海、宁夏、贵州4个省、自治区没有调查到),总体上涵盖

范围广,具有较好的广泛性和一定的代表性。

接受调研的男性研究生占32.71%,女性研究生占

67.29%,男性研究生的数量低于女性研究生,这与在读研究生

的性别构成基本相符。在年龄构成上,主要集中在21-25岁,

占81.91%,26-30岁的研究生占15.69%,30岁以上占2.39%。

地方院校的研究生占84.57%,央属院校的研究生占15.43%。

接受调研的研究生在学科分布上,以管理学和工学为主,分

别占26.33%和26.06%,农学的研究生占18.88%,经济学的

研究生占17.02%,理学、法学、文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生占

11.71%。接受调研的一年级研究生占比较高,为64.89%,二、

三年级及以上占35.11%(如表1所示)。

表1:样本资料特征

统计指标指标分类样本数占比(%)

性别

女25367.29

男12332.71

年龄

21-2530881.91

26-305915.69

30以上92.39

院校属性

央属院校5815.43

地方院校31884.57

学科分类

管理学9926.33

工学9826.06

农学7118.88

经济学6417.02

其他4411.71

研究生年级

一年级24464.89

二年级8221.81

三年级3810.11

三年级以上123.19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研究生的心理与行为

(一)研究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

通常认为,公众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容易表现出偏信

和盲从等认知反应,过度关注事件消息而又缺乏主见。接受调

研的研究生,因疑似病例或临床确诊病例处于“单人单间隔

离治疗”的占0.8%;因密切接触者或特定人群处于“集中隔

离”的占0.27%;66.22%是“未隔离,外出部分受限”状况,

22.07%“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0.64%“未隔离,外出不受限”。

从调研结果看,这些研究生总体上表现出与普通民众不同的认

知特征,更加积极、包容和理性,不偏信、不盲从。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研的研究生主要通过社交平台(微

博、快手、抖音、知乎等)、社交软件(微信、QQ等)、网站、

电视等渠道获取有关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比例为70.74%、

62.77%、55.05%、51.6%。面对疫情,接受调研的研究生极其

理性,守规矩、讲纪律、不信谣、不传谣,93.88%的研究生

表示“不相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谣言,77.93%的研究生“非

常反对”疫情期间走亲访友、聚集。而且,接受调研的研究

生普遍认为疫情中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和生活态度变得更加积

极,认为“要更加尊重医护人员”的比例最高,为85.11%;

认为“杜绝食用野生动物”“要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要

爱惜自己的身体”“要爱惜家人和朋友”“要保障食品安全”

的比例分别为82.71%、78.72%、75.27%、73.67%、62.5%。

在对待疫情重灾区的同学朋友态度方面,接受调研的研究生也

表现得非常理性,表示会更加包容、关心、不伤害感情,只有

0.53%的研究生表现出“怪罪他们”的情绪(如表2所示)。

表2:研究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反应情况

获取疫情信息

的渠道

样本数比例/%

对待新冠肺炎疫

情谣言的态度

样本数比例/%

社交平台

(微博、快手、

抖音、知乎等)

26670.74

相信,并且转发

给亲朋好友

92.39

社交软件

(微信、QQ等)

23662.77

相信,但不会

转发

143.72

网站20755.05

不相信,并且

时刻关注是否

被破谣

28776.33

电视19451.6

不相信,但却容

易引起负面情绪

6617.55

疫情发生对人的

观念影响

样本数比例/%

对待疫情重灾

区同学朋友的态

度是否会特殊

(怪罪)

样本数比例/%

要保障食品安全23562.50

不会,对他们更

加的包容与关心

14438.30

要尊重生命,

保护生态环境

29678.72

不会,但是为

了安全起见还

是减少接触

19551.86

要爱惜家人

和朋友

27773.67

要更加尊重

医护人员

32085.11

会,在不伤害

感情的前提下

尽量远离

359.31

要爱惜自己

的身体

28375.27

杜绝食用

野生动物

31182.71怪罪他们20.53

数据来源:根据调研问卷整理计算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2020年第12期20

新冠专栏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研究生的个体行为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正常的生活骤然改变,居家防控疫情

的需要使人们减少外出,研究生无法到校正常学习,尤其是疫

情不断蔓延、长时间持续的影响,使人们承受的压力集聚、增

强。接受调研的研究生,尽管对居家生活状况“不太适应”“很

不适应”的比例只有7.71%和1.86%,但对于“自己所在小

区或村庄的人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多数处于担心状态。其

中,表示“虽然目前没有感染的,但还是非常担心”的比例为

45.48%,“比较担心”的比例为22.34%,而表示“不担心”“目

前没有感染的,一点也不担心”的比例分别为3.72%和7.98%。

调查结果显示,在疫情影响下,接受调研的研究生认为因

疫情带来的三大主要问题是“生活受限”(80.05%)、“学习

不便”(74.73%)、“社交受限”(73.94%)。此外,还有

40.43%的研究生认为疫情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经济问题”,

选择“心理问题”的比例分别为23.67%。受疫情影响,表示

“体育运动减少”的比例为76.6%,“人际交往减少”的比例

为70.21%,“学习能力下降”“睡眠不规律”“饮食不规律”

的比例分别为46.54%、41.22%、32.45%。可见,疫情对研究

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疫情期间,网络成为

研究生“宅生活”的重要依赖对象,研究生主要利用网络“浏

览疫情信息”(70.74%)、观看“影视作品”(54.79%)、“浏

览学科专业网站”(46.81%)、观看“短视频”(39.89%)、

进行“网络游戏”(35.37%),在每天花费2小时以上时间的

事项中,30.05%的研究生是“网络学习”、17.82%的研究生是“看

影视剧”、16.22%的研究生是“撰写论文”、14.89%的研究生

是“查阅文献”、12.77%的研究生是“交友聊天”(如表3所示)。

表3:新冠肺炎疫情对研究生个体行为的影响情况

因疫情带来的

主要问题

样本数比例/%

疫情对生活造成的

主要影响

样本数比例/%

疫情期间的

网络活动

样本数比例/%

每天花费时间2小时

以上的事项

样本数比例/%

学习不便28174.73睡眠不规律15541.22网络游戏13335.37交友聊天4812.77

生活受限30180.05饮食不规律12232.45短视频15039.89看影视剧6717.82

社交受限27873.94体育运动减少28876.60影视作品20654.79查阅文献5614.89

经济问题15240.43人际交往减少26470.21浏览疫情信息26670.74撰写论文6116.22

心理问题8923.67学习能力下降17546.54浏览学科专业网站17646.81网络学习11330.05

数据来源:根据调研问卷整理计算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研究生的心理状况

表4:新冠肺炎疫情对研究生心理的影响情况

对疫情的总体心理反应样本数比例/%疫情期间受到以下问题困扰持续时间“有几天”状况样本数比例/%

刚开始不觉得怎么样,武汉封城了才感觉比较严重16443.62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21456.91

一开始就紧张,时间长了有所缓和,但担忧疫情再次严重12533.24心情低落、沮丧甚至绝望16443.62

一直紧张,不敢出门,焦虑、担心123.19紧张、焦虑、急躁19451.60

自己从没紧张,但是还是替疫区的人捏了一把汗297.71提心吊胆充满担忧/感觉恐慌害怕,担心控制不住疫情16644.15

不紧张,不聚集防护好就行4612.23寂寞无聊,感觉孤单19050.53

疫情期间心理压力有多大(0完全没有/5特别大)样本数比例/%在疫情期间产生心理问题的压力源样本数比例/%

04010.64担心自己及家人健康状况27172.07

112633.51

居家期间因父母的期望令自己很焦虑7921.01

210327.39

38723.14

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会产生紧张情绪16443.62

4153.99

551.33对自己学业或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20955.59

数据来源:根据调研问卷整理计算

接受调研的研究生有23.67%认为因疫情带来的主要问题

是“心理问题”(如表3所示),尽管这一问题的比例跟其他

问题相比较低,但是从对研究生疫情期间心理状况的具体调研

来看,34.03%的研究生感觉“心情郁闷”,25.80%的研究生“心

里空荡荡的”,20.74%的研究生“脾气不好了”。此外,感觉“睡

眠状况恶化”“食欲不振”“无助、空虚”“恐惧、无安全感”

的比例分别为17.55%、15.43%、14.1%、11.44%。这些现象正

是受疫情影响心理压力较大出现的心理应激,不容忽视。

调查结果显示,43.62%接受调研的研究生“疫情刚开始

不觉得怎么样,武汉封城了才感觉比较严重”,33.24%的研

究生“一开始就紧张,时间长了有所缓和,但担忧疫情再次严

重”。虽然7.71%的研究生表示“自己从没紧张”,实际上仍

处于紧张状态,“还是替疫区的人捏了一把汗”,甚至有3.19%

的研究生表示一直处于“紧张,不敢出门,焦虑、担心”的心

理状态。从研究生产生心理应激持续的时间看,表示“有几天”

的比例并不低。其中,56.91%“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2020年第12期21

新冠专栏

51.6%“紧张、焦虑、急躁”、50.53%“寂寞无聊,感觉孤单”。

从研究生反馈的心理压力值来看,89.36%的研究生受疫情影

响产生了心理压力,只有10.64%的研究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

压力,心理压力值为0。疫情状态下,少部分研究生认为自己

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压力值为4)和心理压力特别大(心理压

力值为5),比例为3.99%和1.33%。在疫情期间,研究生产

生心理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疫情对健康、学业等的影响,72.07%

的研究生认为压力源是“担心自己及家人健康状况”,55.59%

的研究生因“对自己学业或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产生心理压

力,43.62%的研究生认为是因“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会产生

紧张情绪”(如表4所示)。

四、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同个体特征研究生的行为与心理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同个体特征研究生的行为

一般来说,人的行为特征与其个性特征有密切关系。因此,

研究生在疫情影响下其行为特征应与其性别、所在学校的属性、

学科背景、所在的年级等个性特征有一定的关联性。为此,本

文对研究生的个性特征与疫情影响下研究生的行为进行了交叉

分析(如表5所示),以分析疫情下不同个体特征研究生的行为。

表5:研究生的个性特征与疫情影响下研究生的行为交叉分析表

选项

性别学校属性学科门类学龄

男女央属院校地方院校管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及以上

居家适应程度

不太适应9.766.725.178.188.086.1211.277.819.024.886

很不适应2.441.5802.22.022.0403.131.642.442

担心他人感染

比较担心23.5821.7418.9722.9623.2325.5116.918.7520.4926.8324

非常担心36.5949.85044.6548.4843.8843.6646.8847.1341.4644

疫情带来的

主要问题

生活受限81.379.4579.3180.1980.8178.5785.927581.5678.0576

学习不便79.6772.3375.8674.5368.6980.6183.173.4476.2375.6166

社交受限71.5475.172.4174.2167.6872.4573.2478.1377.0573.1760

疫情造成

的影响

体育运动减少79.6775.177.5976.4276.7774.4973.2482.8178.6969.5178

人际交往减少66.6771.9472.4169.8174.7566.273.4764.0668.0374.3974

学习能力下降43.947.8343.147.1746.4638.0348.985046.7254.8832

主要网络活动

网络游戏49.5928.465032.7030.334.6946.482533.6140.2436

浏览疫情信息55.2878.2665.5271.772.7376.5357.7576.5672.9562.274

影视作品47.1558.555.1754.7254.5553.0653.5254.6955.3356.150

浏览学科专业网站44.7247.8363.7943.7143.4352.0445.075049.1847.5634

花费时间两小

时以上事项

网络学习19.5135.1829.3130.1934.3434.699.8648.4438.5215.8512

看影视剧12.220.5517.2417.9218.1816.3316.918.7515.5718.2928

网络游戏13.013.9510.346.297.073.0611.276.255.339.7610

查阅文献11.3816.610.3415.7216.1616.3312.6817.1914.758.5426

撰写论文11.3818.5810.3417.320.215.3114.0815.6311.8918.2934

从研究生的性别特征来看,男性研究生对疫情期间居家

生活状况的不适应性强于女性,“不太适应”“很不适应”的

比例分别为9.76%和2.44%,均高于女性研究生。而对于“自

己所在小区或村庄的人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尽管多数处于担

心状态,但女性研究生比男性研究生更担心一些,其“比较

担心”与“非常担心”的比例之和为71.54%,男性研究生为

60.17%。无论男女研究生,都认为因疫情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生

活受限”,男性的比例(81.3%)略高于女性(79.45%)。在“社

交受限”“人际交往减少”问题上,女性研究生的比例高于男

性研究生。疫情期间,男性研究生的主要活动以“浏览疫情信

息”和“网络游戏”为主,分别占比55.28%、49.59%,女性

研究生的主要网络活动以“浏览疫情信息”和“影视作品”为

主,分别占比78.26%、58.5%。从每天花费2小时以上时间的

事项看,“网络学习”占比较高,男女研究生分别为19.51%

和35.18%,而且女性研究生“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的比

例也高于男性研究生。

从研究生的所在学校属性和学科特点来看,各院校各学科

的研究生在疫情期间的行为总体相近,在个别事项上有些差别。

如,地方院校的研究生反映出来的对居家状态的不适应性、学

习能力下降的程度等强于央属院校的研究生,央属院校研究生

以“网络游戏”为主要网络活动的比例为50%,高于地方院

校研究生的比例(32.70%),但央属院校研究生“浏览学科

专业网站”的比例是63.79%,也高于地方院校研究生的比例

(43.71%)。相比而言,地方院校的研究生在学习上投入更多

一些,每天花费时间两小时以上在“网络学习”“查阅文献”“撰

写论文”的比例分别为30.19%、15.72%、17.3%,均高于央属

院校的研究生。从研究生的学科特点来看,农学的研究生对居

家的不适应性(11.27%)较其他学科的研究生高一些,这可能

与其平时更多从事实验、开展田野调查、在实践基地工作有关,

这与其认为因疫情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生活受限”(85.92%)“学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2020年第12期22

新冠专栏

习不便”(83.1%)较高比例也相匹配。经济学的研究生在疫

情期间以“网络游戏”为主要活动的比例相对较低,为25%;

而且,每天花费时间两小时以上在“网络学习”(48.44%)“查

阅文献”(17.19%)的比例相对高一些。

从研究生的学龄特点来看,一年级的研究生对居家状态的

不适应性反映更强,对“自己所在小区或村庄的人是否感染新

冠肺炎”非常担心的比例(47.13%)也较高,而且认为疫情带

来的“生活受限”“学习不便”“社交受限”的比例均高于其

他年级的研究生。在主要网络活动中,一年级研究生进行“网

络游戏”的比例为33.61%,每天花费时间两小时以上在“网

络游戏”的比例为5.33%,更多是“浏览疫情信息”(72.95%)

和“网络学习”(38.52%)。二年级的研究生在疫情造成的“人

际交往减少”(74.39%)“学习能力下降”(54.88%)选项

上的比例高于其他年级,疫情期间进行“网络游戏”(40.24)、

观看“影视作品”(56.1%)的比例也高于其他年级。三年级

及以上学龄的研究生,更关注“浏览疫情信息”(74%),每

天花费时间两小时以上时间“看影视剧”(28%)“网络游戏”

(10%)“查阅文献”(26%)“撰写论文”(34%)的比例

均高于其他年级。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同个体特征研究生的心理

在疫情影响下,不同个性特征的研究生其心理状况会有所

差别。通过对研究生的个性特征与研究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交叉

分析(如表6所示),以了解疫情影响下不同个性特征的研究

生其心理变化状况。

表6:研究生的个性特征与疫情影响下研究生的心理交叉分析表

选项

性别学校属性学科门类学龄

男女央属院校地方院校管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及以上

心理情绪

现象

脾气不好了25.218.5824.1420.1328.2813.2718.3121.8819.2625.6120

心情郁闷34.1533.9936.2133.6535.3528.5739.4434.3834.8437.824

食欲不振14.6315.8117.2415.0917.1713.2716.914.0615.5720.736

心里空荡荡的26.8325.329.3125.1628.2821.4325.3532.8125.4129.2722

恐惧无法感觉安全8.9412.6510.3411.6412.129.189.8615.6311.0713.4110

感觉无助,空虚14.6313.8310.3414.7819.1914.2914.089.3814.3415.8510

睡眠状况恶化19.5116.618.9717.323.2312.2419.7215.6316.3923.1714

总体的心

理反应

刚开始不觉得怎么样,封城了才感觉

比较严重

46.3442.2934.4845.2849.4945.9243.6640.6344.6740.2444

一开始就紧张,久了有所缓和,但担

忧再次严重

18.740.3241.3831.7633.3329.5933.831.2536.0732.9320

一直紧张,不敢出门焦虑担心5.691.983.453.141.011.025.636.252.874.880.5

心理应激持续

的时间

(有几天)

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44.7262.8556.9056.9262.6355.154.9360.9455.7459.7658

心情低落、沮丧甚至绝望35.7747.4343.1043.7155.5632.6539.4446.8846.3140.2436

紧张、焦虑、急躁36.5958.8953.4551.2655.5644.947.8957.815059.7646

提心吊胆充满担忧33.3349.415043.0843.4342.8643.6646.8844.6748.7834

感觉恐慌害怕,担心控制不住36.5947.8346.5543.7146.4643.8842.2540.6346.3145.1242

寂寞无聊,感觉孤单43.953.7553.455049.4944.950.756.2552.0551.2242

睡眠障碍,黑白颠倒28.4636.7639.4633.0238.3832.6535.2128.1331.9737.836

心理压力

0-152.0340.3241.3844.6538.385047.8945.3148.3730.4946

2-341.4654.9455.1749.6952.5244.950.748.4447.5453.4244

4-56.504.743.455.669.095.11.416.264.106.110

主要压力源

担心自己及家人健康状况73.9871.1568.9772.6474.7570.4169.0176.5672.5568.2976

关注疫情的发展会产生紧张情绪38.2146.2546.5543.0852.535033.831.2542.6248.7840

对自己学业或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53.6656.5263.7954.0952.5357.1454.9359.3852.0565.8556

从研究生的性别特征来看,女性研究生表示在“食欲不

振”“恐惧无法感觉安全”等方面的比例高于男性研究生,而

在其他选项上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研究生,这不仅印证了男性研

究生对疫情期间居家生活状况的不适应性强于女性,也说明男

性研究生受疫情影响心理反应较女性研究生强烈。尽管男性研

究生“总体的心理反应”选项多数高于女性,但男性研究生的

调节能力较强,“心理应激持续的时间(有几天)”选项均

低于女性,而且女性研究生在“紧张、焦虑、急躁”“提心

吊胆充满担忧”“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等方面的心理

反应更明显,比例分别较男性研究生高出60.95%、48.24%和

40.54%。因此,女性研究生相对于男性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值普

遍较高。无论男女研究生,压力主要来源于“担心自己及家人

健康状况”和“对自己学业或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时刻

关注疫情的发展产生紧张情绪”也是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2020年第12期23

新冠专栏

从研究生的所在学校属性和学科分类来看,各院校各学科

的研究生受疫情影响普遍出现了各种心理应激反应,央属院校

的研究生较地方院校研究生在“脾气不好了”(24.14%)“心

情郁闷”(36.21%)等方面较明显,而地方院校的研究生在“感

觉无助,空虚”(14.78%)和“恐惧无法感觉安全”(11.64%)

的比例较央属院校的稍高一些。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表现在“心

情郁闷”上较其他现象突出,感觉“心理空荡荡”的比例相对

也较高。总体上都是“刚开始不觉得怎么样,封城了才感觉比

较严重”,尽管“时间长了有所缓和,但担忧疫情再次严重”

的比例较高,而且各院校各学科心理应激持续的时间“有几天”

的比例都较高,尤其是存在“一直紧张,不敢出门,焦虑、担

心”和心理压力值特别大的研究生,这种极端的心理反应需引

起重视。

从研究生的学龄特点来看,二年级的研究生受疫情影响出

现的各种心理应激反应现象更明显,而且“一直紧张,不敢出

门,焦虑、担心”(4.88%)、“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

(59.76%)、“紧张、焦虑、急躁”(59.76%)、“睡眠障

碍,黑白颠倒”(37.8%)较其他年级的研究生明显,有6.1%

的二年级研究生表示压力特别大,65.85%的二年级研究生“对

自己学业或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这一比例也超过了其他年

级的研究生。在心理应激持续的时间“有几天”选项上,一年

级研究生“心情低落、沮丧甚至绝望”“感觉恐慌害怕,担心

控制不住疫情”“寂寞无聊,感觉孤单”的比例较高。

(三)不同个性特征研究生应对心理压力的方式和需求

总体来看,研究生群体因受教育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理性

思维和判断力,尽管面对疫情产生各种心理表现和心理压力,

但仍表现出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一定的适应

性(如表7所示)。

表7:不同个性特征研究生应对心理压力的方式和需求

选项

性别学校属性学科门类学龄

男女央属院校地方院校管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及以上

疫情期间

应对压力

的方式

专业心理帮助或治疗11.384.355.176.922.024.087.049.386.159.764

自己解压63.4171.5470.6968.5571.7267.3561.9779.6968.0373.1766

向亲朋好友倾诉34.9647.4337.9344.3443.4339.832.3956.2543.8531.7160

向导师倾诉7.324.7410.344.723.032.047.047.816.564.882

正常作息保持稳定生活48.7862.0668.9755.6663.645063.3851.5856.1558.5464

不过度关注相关信息避免心理负担26.0233.9932.7631.1337.3729.5932.392534.8426.8322

其他13.824.746.97.866.068.1614.081.567.794.8812

最需要的心

理支持服务

热线电话8.137.5112.076.927.078.164.236.256.569.7610

网络咨询21.1413.8310.3417.317.1715.3114.0815.6313.9319.5122

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指导55.2873.9158.6269.562.6365.3166.282.8167.6270.7364

个人防护和心理疏导47.9749.0155.1747.4850.5145.9250.748.4451.5642.6844

心理医生8.137.518.627.556.069.184.237.816.5610.988

其他20.3313.4422.4114.4715.1519.3918.316.2516.3913.4116

在疫情期间,不同个性特征的研究生采用“自己解压”的

方式疏解压力的比例最高,其次采用的方式是“尽可能维持正

常作息,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另外还有很大比例的研究生通

过“不过度关注相关信息避免心理负担”,这三种方式都是从

自身出发施加的调节方式。此外,有了压力“向亲朋好友倾诉,

寻求支持”也是不同个性特征的研究生应对压力的主要方式。

很遗憾,疫情期间“向导师倾诉,寻求支持”的比例很低,而

且年级越高比例越低,这种状况值得关注。

不同个性特征的研究生普遍希望得到“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指导”,其中女性、地方院校、经济学、二年级的研究生比例

相对较高,分别是73.91%、69.5%、82.81%和70.73%。在“个

人防护和心理疏导”方面的需求也相对较高,相比之下,对“热

线电话”和“心理医生”的需求比例很低,说明非直接倾诉和

交流的调试方式更适合当前的状况。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376份居家研究生

的调查问卷分析,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研究生行为和心理的

影响,分析了疫情防控期间不同个性特征的研究生行为和心理

状况,主要发现有以下几点:第一,面对疫情,接受调研的研

究生能够理性看待疫情的发生和影响,对网络舆情不偏信、不

盲从、不传谣,生活态度积极、包容。第二,尽管研究生对居

家防控疫情的生活适应性相对较强,但多数处于担心状态,女

性研究生比男性研究生处于“比较担心”“非常担心”状态的

比例更高一些。“生活受限”“学习不便”“社交受限”的状

况下,研究生出现了“学习能力下降”“睡眠不规律”“饮食

不规律”的现象,地方院校的研究生反映出来的学习能力下降

的程度强于央属院校的研究生。“浏览疫情信息”“影视作品”“浏

览学科专业网站”等网络活动是研究生“宅生活”的主要内容,

二年级的研究生在疫情期间进行“网络游戏”“影视作品”的

比例较高,三年级及以上学龄的研究生,每天花费两小时以上

时间“看影视剧”“网络游戏”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年级。第三,

受疫情影响,研究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映,“心情郁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2020年第12期24

新冠专栏

闷”“心里空荡荡的”“脾气不好了”等相对明显,“做事时

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紧张、焦虑、急躁”等持续时间也

相对较长,女性、地方院校和二年级的研究生占比较高。不同

个性特征的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是对健康的担忧和对学业

或前途的担忧,存在“一直紧张,不敢出门,焦虑、担心”的

二年级研究生和心理压力值特别大的三年级研究生。第四,在

疫情期间,不同个性特征的研究生采用“自己解压”“尽可能

维持正常作息,保持生活的稳定性”的方式疏解压力的比例较

高,反映了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并希望得到“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指导”。疫情期间“向导师倾

诉,寻求支持”的比例很低,而且年级越高比例越低。

针对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危机管理,

鼓励研究生基于自身学科特点开展疫情防控和疫情后正常经济

社会运行秩序相关问题的研究,引导研究生从担心状态转向积

极主动参与防控,学以致用,走出“心情郁闷”“学习能力下降”

等困境。(2)增加网络视频专题研讨课,针对疫情防控期间

的学习生活等,阶段性确定研讨主题,使“浏览疫情信息”“影

视作品”“浏览学科专业网站”等网络活动融入思考、思辨。

同时,鼓励“小组合作”和“合作探究”等学习研究方式,消

除“生活受限”“学习不便”“社交受限”状况下“做事时提

不起劲,或没有兴趣”“紧张、焦虑、急躁”等心理状态。(3)

加强对研究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指导,帮助研究生掌握更

多应对焦虑抑郁障碍、应激障碍的方法和技巧,保障疫情影响

下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及时化解“感觉无助、空虚”“心

里空荡荡的”“提心吊胆、充满担忧”等心理情绪的影响,同

时也有助于疫情后防控的常态化管理和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正常

运行。(4)建立导师和研究生定期沟通机制,强化导师要教

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全过程育人、全方

位育人。加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避免研究生学业

考核、毕业和就业等压力在疫情长时间封闭环境中被放大。(5)

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心理服务的工作

重点,抓准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时有效消除因

疫情带给研究生的主要压力源,如“担心自己及家人健康状况”、

“关注疫情的发展会产生紧张情绪”和“对自己学业或前途感

到困惑和担忧”等。

参考文献:

[1]符国帅,王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J].心理月刊,2020,(4):26+28.

[2]易凌,王忠灿,姜志宽,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7):929-930.

[3]高文斌,陈祉妍,王一牛,等.SARS疫情期间公众心态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9):594-596.

[4]田向阳,王星火,李玉青,等.突发性疫情对居民心理行为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6):50.

[5]魏华,李廷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不同人群心理的影响及心理干预的建议[J].儿科药学杂志,2020,(4):6-7.

[6]程家国,谭晓东.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及疏导[J].健康研究,2020(1):19-21.

[7]

本文发布于:2022-11-22 17:48: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