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中国票房

更新时间:2022-11-22 18:08:03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2日发(作者: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OverasEnglish海外英语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2010年5月

影片《阿凡达》不但征服了我们的感官,突破了纯粹的审

美,而且还让影片赋有了较丰富的思想意味。《阿凡达》的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说道:“《阿凡达》最终能够拍出来,是一次奇

迹。这是一部科幻电影,是我喜欢的东西,科幻电影要表现的

是我们现在无法接触到的事物,这是一种预言,它会让你反思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这就是我拍

《阿凡达》的初衷之一,我对现在人类对大自然所做的一切感

到深深的忧虑。”卡梅隆成功了,他让观众的视觉得到了极大

地冲击,影片精美的画面和恢宏的气势有目共睹,里面那些飘

浮的群峰、灵异的怪兽和发着光耀的奇花异卉像梦一样地成

功移入了我们的内心,并促成了我们对当下的文明和文化的

再一次反思。

自然主义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19世纪下半期自

然主义在法国产生后,迅速传播到欧洲、美洲、亚洲等地,成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股世界性的文学思潮。自然主义文学的

思想特点是,继承现实主义观点,将写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

创作的首要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将自然科学的理

论搬到文学创作中。自然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是,力图巨细无

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从而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

相式的印象;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逐渐忽略

典型的创造,或者说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态心理;

淡化情节,不去追求戏剧性的曲折变化,主张按生活的“本来

面目”去反映现实;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

这是物对人的异化的初步描写,显得生动、形象。

《阿凡达》的叙事情节、主人公命运、电影背景中无处不流

露出浓浓的自然主义风格。

1故事中的自然主义

《阿凡达》是一个传统的,也是经典的好莱坞式故事,看到

开始就能料到结局,但它还是能够深深的打动观众。它让我们

感受到一种灵异的能量,让我们这样的凡人在短暂的时间内

灵魂出窍,像影片中那位下肢瘫痪的男主角杰克一样,得以从

另一个星球人眼里审视自己所属的人类。当杰克来到潘多拉

星球之后,却发现这个被人类渲染为毒气蒸腾、妖魔聚生的恐

怖地方,其实是一个巨树参天、山峦悬浮、湖泊棋布、植物斑

斓、美丽无比的奇幻花园。那里的生物虽然面目狰狞、威力无

比、脾气可怕,但它们对杰克的攻击只是因为宁静被侵扰,与

其说是攻击,不如说是自卫,它们习惯了含羞草的掩护和夜色

的静谧。在雨林里居住的土著部落———纳威人,虽然虎鼻豹

眼、蓝色皮肤、身材高大、奔跑如兽,但他们善良友好、团结互

爱、恪守诺言、正直勇敢,并且有着与大自然通灵的本性,受到

夏娃女神的庇护。经过一系列让人心惊肉跳的丛林历险之后,

我相信所有观众都和杰克一样被潜移默化地“洗脑”,我们逐

渐剔除了自己身上暴力的“兽性”,恢复了已在消费文明进程

中正不断丧失的温暖“人性”。当杰克的身体在黑色的丛林里

被闪着神异光芒的灵树种子所包裹,那些种子就像轻盈飘浮

的杨花柳絮,像在大海里浮游的透明海蜇,发着内源的光,传

递着和谐的信息。这也正是自然主义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天然

的亲和关系。随着故事抽丝剥茧而至结局,我们发现《阿凡达》

依然在讲授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人性的贪婪和堕落必将导

致毁灭,而只有爱才能永存甚至拯救人类的灵魂。这也是自然

主义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天然的亲和关系的体认。

2人物命运中的自然主义

《阿凡达》在充分展示美国超凡的科幻想象力和卓越的机

械创造力的同时,反过来呼唤和宣扬一种纯真、原始、自然的

感情。就像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一样,人物命运总是和自然环境

紧紧依存,自然环境折射着主人公的命运。导演卡梅隆巧妙地

将“潘多拉”森林的命运与纳威人的命运融合在一起,如果说

观众对树木的倒下,动物的死亡还可以事不关己的话,看到纳

威人的哭泣则无法不无动于衷。这时观众在导演的引导下,凭

借天然的内心直觉,对自然美的认同,在人与自然的冲突中偏

向于自然。我们也逐渐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万物有灵的倾

向,天地之间,从草木到智慧生物,都具有灵性知觉,甚至互相

收稿日期:2010-03-25

作者简介:崔文丽(1980-),女,河北石家庄人,助教,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学科教学。

《阿凡达》自然主义风格浅析

崔文丽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摘要:电影《阿凡达》在技术和票房上的胜利令所有影迷兴奋不已,然而兴奋过后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质疑,认为它故事简单,内容

一般,除了视觉效果,没有特别之处。其实在观看电影《阿凡达》时,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理解与思考,但看完之后,其高明之处耐人寻

味。它把很多观众不太关注的主题和背景放在了后面,然后以“人”的基本感受为轴给大家讲故事,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

感受到我们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和人性。《阿凡达》的背后有很多可以让大家去继续探索的背景,这个背景,不单包涵了美国商业文

化的诸多元素,不单整合了西方现当代文化界、思想界思考的问题,而且它还囊括了当今世界人类最为关注的文化学,未来学,宗

教,宇宙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问题。该文就从这个简单的故事中来感受它所蕴含的自然主义。

关键词:阿凡达;自然主义;纳威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0)05-0198-02

ISSN1009-5039

OverasEnglish海外英语

zwwh@

Tel:+86-551-569

198

OverasEnglish海外英语2010年5月

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别,万物都是自己的姐妹和兄弟,属

于互相援助的同一个整体。整部波澜壮阔的《阿凡达》是以主

人公杰克睁开眼睛开始的,又是以阿凡达(杰克的化身)的睁

开眼睛结束,也许前者意味着进入地球人的世界,后者意味着

返回到纳威族中。当杰克第一次抵达潘多拉星球的时候说的

那句话———“旧的生活结束了,新的生活开始了!”显然成了导

演有意埋下的预言。杰克在变成阿凡达进入纳威人的生活慢

慢学习并在最后终于成为一个纳威人的过程中,他实际上是

完成了一次自身人性的重生和觉醒。就像他在片中不断提到

的,他已经模糊了梦境和现实的界线,他甚至忘记了来到潘多

拉前作为一个人类的生活,由此可见他已从思想认知上发生

了根本性的改变,而象征杰克完成重生这一过程的时刻则是

片尾那双瞬间睁开的纳威人的双眼。所以我们就能理解当杰

克面对人类的残暴时毅然背叛了同类,在善良与正义的驱使

下,他在“真身的所属”与“化身的所属”之间选择了后者。他用

人类抗争的勇气和智慧带领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纳威人与

人类决战!在彩色的飞鸟与金属的飞船之间,我们都将胜利的

期待给了飞鸟,都将正义的支持给了弱者,都像杰克一样义无

反顾地背叛了人类。在《阿凡达》中,人类第一次战胜了自我。

在影片的结尾,在灵树之下,杰克的元神在纳威人祈祷下从真

身飞进了化身。当他突然睁眼的时候,我们都无比的喜悦,内

心好像无数的灵树种子汇聚到一起,光芒万丈。

3电影背景下的自然主义

当你在影片中看到那奇异的景色,听到那神秘的声音,你

的脉搏是否发生了轻微的变化,你的内心会不会也生出一种

对影片中所呈现的自然生命之神奇的赞叹和敬畏?我们是不

是真该这样的反思一下“OurGreatMotherdoesnottakesides,

tectsonlythebalanceoflife”,“Allenergyisonly

borrowed.…Youhavetogiveitback”。(所有的能量都是借

来的……终有一天你要还回去)。影片中,人与人,人与自然,

人与万物之间,呼唤万物都是通过天然的bond完成。正如自

然主义大学者左拉所说:“社会中与在人体内一样,存在着一

种密切连带的关系,把不同的部分、各部分的机体互相连结起

来,假如有一个机体溃烂的话,其他的机体也要受到感染,以

致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发作起来”。如今人类无止尽地索取于

自然,无视她的和谐;忽视能量的平衡,打破她的规律;割断与

其他生灵的通性,只以盛气凌人;无数生灵在人类的贪焚中无

声消失。而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族人虽然没有先进的科学与

技术,但是他们有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崇拜。纳威人对待

自然的态度比如今的地球人类要好得多。正如影片传达给观

众的这个自然主义的概念,我们不过是自然播下的种子,一切

从自然中获取,一切也要还给自然。纳威人对自然的敬畏使他

们有保护自然的动力,我们失去了这种敬畏,必定有一天会受

到自然的惩罚。阿凡达是“化身”,影片中自然是我们自己的化

身,那个被侵略的虚幻星球———潘多拉,则是地球的化身。现

在让我们看一看地球———我们的母亲,我们肆虐地摧残她,她

还会一如往昔地疼爱我们吗?地震、海啸、是否都是她伤痛的

呻吟?就像患病的人体,以疼痛,咳嗽,喷嚏为症状实则做自身

的修复,达到新的平衡?所以我认为影片的背景是要反映自然

力量对反自然的工业化的警醒。虽然钢铁可以摧毁大树,导弹

可以将土地轰炸得寸草不生,但是那种内在连结的自然力量,

那种先于生命产生而存在的磁场,才是一种最根本的强大。

“人定胜天”在如今的时代看来是否有点越来越像笑话。“爱、

意志、能量的流动和平衡、心灵的交流……”纳威人的这些用

词却告诉了我们,宇宙终究是不可扭转的强大的自然规律。

如果我们能够辩证的接受自然主义的思想和文学态度,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纳威人为什么誓死也要保卫他们的家

园他们的圣树。“阿凡达”———这个从天神化身借来的概念,是

人类通过高科技让心智及灵魂与躯体连接的奇迹。然而在纳

威人那里,他们用原始的、神秘的连接方式,也实现了灵魂与

躯体的对接。这个对比概念的设定,是出自对人类的高科技发

展的必要性的质疑,以及返璞归真的自然主义情怀。有对比就

会有结局,我们也相信“自然主义”的美好结局,从而引发我们

对美好的渴望,对自我的反思。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5.

[2]谭宝全,潘荣先.电影解读[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

199

本文发布于:2022-11-22 18:0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丹尼尔海尼
下一篇:夜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