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网

原创写作投稿

实用文体写作网
您当前的位置在:文体写作网论文大全教育论文 → 构建音乐“生态化课堂”模式-教育论文

构建音乐“生态化课堂”模式-教育论文

时间:2016-01-11 | 作者:佚名

  构建音乐“生态化课堂”模式

  孔燕

  “二期课改”的新课程标准把音乐课程的性质表述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从生态角度看,一个学生即是一个独立的、自成一体的、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因此,针对学生的教学也存在着“生态环境”,也应讲“生态平衡”,也需要重视“生态保护”。教师应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其中渗透的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态化课堂”的理念。

  一、增强趣味,激发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育的主要学习形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把听觉和编创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认为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可见听的重要性。而欣赏教学不单是听听音乐而已,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新教材很大地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如在《赛马》编创教学活动中,安排有趣的练习,把节奏训练与蒙古族舞蹈动作巧妙结合,学生可以模仿飞身上马、策马飞奔、骑马射箭等动作,边听音乐边用“晦,嗨”、“哒,啦啦”为歌曲伴奏,在有趣的模仿中进行小组与小组间的马术项目的比赛。学生在“玩”、“乐”中自然地掌握了各种节奏与蒙古舞的基本动作。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大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努力增加兴趣点,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凸显创造,发展个性

  音乐本身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独特的创造行为。一年级的新教材更像一本连环动画册,几乎每课都增加了创编活动,歌唱表演中也大大增加了学生自编动作的内容,这就为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要求教师对整套教材内容要深入准确地把握。经过仔细研究,我发现新教材内容有明显的知识断层现象。例如,教材规定不要对学生讲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名称,但要准确掌握其时值。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与能力,我将欣赏课《开火车》改为律动游戏,并提前两单元作为新授内容,将“跑跑”(八分音符)、“走”(四分音符)等较难掌握的节奏以小组“自我介绍”的游戏活动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反复练习,开口讲,动手拍。

  在看似简单的“自我介绍”活动中,学生掌握了单名(四分音符)、双名(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更可贵的是小组中遇到同学学习困难时大家都争着帮助他,做正确的示范给他看,直到他学会为止。有了节奏的铺垫,新教材的创编活动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如《树叶飘飘》这一课后半段的歌曲只有旋律,歌词用省略号让学生创编并表演。在备课时,我了解到学生已在语文课中学习过了《蒲公英》这一课,于是我准备了一些蒲公英的资料。在课堂上,我范唱前半首歌秋天呀,秋天呀,树叶到处飞呀飞……”学生创编了:树叶飞呀,飞呀飞;叶儿叶儿落下来;秋天秋天真美丽。对于这些答案,我一一肯定后又提出了拓展性的问题:,除了树叶会飘,还有什么会飘呀?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又创编了:雪花雪花飘呀飘;蒲公英飘呀飘;风筝随风飘呀飘;白云白云飘呀飘;羽毛羽毛飘呀飘。小组合作的热情充分高涨,接着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每个小组自选创编内容,一边唱自编歌一边进行歌表演。例如,选择白云的小组要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表演才能,组员可自由选择扮演山峰、花草、白云……表演时要有高低的层次感,队形要有变化。没想到我的要求激起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排练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排练时,根据雪花、白云等内容将前半段的歌词改编成:“冬天呀,冬天呀,雪花雪花飘呀飘,雪花慢慢落下来……”四段歌词呈现了春夏秋冬的景色。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轻轻地点拨就激活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创造能力,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样的创编也激励了教师追求教学特色、教学创新,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三、拓展引申,求异创新

  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求异创新指的是创造出某种新颖、奇特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旨在“提高课堂质量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求异创新思维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或沿不同的方向,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是一种不依赖常规、寻找变异、多角度、全方位寻求、探索新的多样性方法及结论的开放式思维。

  以唱歌为主要形式的音乐教育,在我国已奉行百年左右,学生头痛于没完没了的唱歌、识谱,教师也疲于应对,但都忽视了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标准一再重申音乐课要注重培养多元智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中要针对实践、体验、领悟、设计、创造等多项环节贯穿审美教育,建立审美的层次目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与人格完善。在《大鹿》这课,有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情感交流目标、自然发展目标、求异创新目标。我设计了三种教学法:说音乐,即用文字讲解和理解音乐,描述音乐作品的形象和意境;画音乐,即用线条和色彩来展示音乐意境和音乐形象;跳音乐,即运用肢体语言准确演绎歌曲内涵,解决小学低年级歌唱教学的难题,凸显出小班化教育的精髓。我请儿位学生与我合作为练声的乐曲作一幅画,学生的兴趣从热切的目光中显露无遗。练声开始,与老师一起作画的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所听、所感布置画面。如从C?G,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向上的有幅度的斜线;练习连音至跳音的唱法可画出短波浪线;练习顿音的唱法可画出小雨点,?练习音由弱到强,体现风呼啸声,可画出高山色彩的浓、淡……不一会儿,画就完成了。我指着“山水画”对同学们说:“老师发现你们都具有非凡的艺术天分,除了国画以外,你们会不会画动物卡通画?我们今天来画一画‘大鹿’。”我给每一个学习小组(4?5人)发一大张淡色的底版纸,学生可用各种色彩纸根据《大鹿》歌曲内容自行设计动物形象,分工合作创作画面。各组展示时推选一名组员谈谈本小组的创作构想,并集体演唱。接着,请学生互评一下各组的演唱,结合老师伴奏音乐的特点阐述。最后,我再次总结,解决学生始终无法唱好的那个乐句:

  这一句有七个音,而且都是全曲的高音乐句。我启发学生,当小朋友们看到兔子快被黑狼抓住,向大鹿发出求救的呼喊时,应该用怎样的声音表达?学生说:“急切,着急,声音很响亮,很远就能听到了。”“那么你们也学一学小白兔的声音,加上表情体现着急的语气。”课后,我还请同学们为《大鹿》创编第二段歌词。看来枯燥的练声曲,经过教师创新,将歌唱教学中的唱法技巧融人一幅山水画,在音画整合的创新教学中,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使审美的情感得到反复体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与人格完善。学生通过互相学习、互相质疑来自己解决问题,激发起他们的成就感,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了山水画的铺垫,学生更乐于自己动手大胆尝试,为歌曲情绪创作埋下了伏笔。教师可以通过画面及学生的创作灵感,及时调整、设计《大鹿》歌曲处理。这也是解决歌曲感情的需要,节奏快慢、轻重、渐强、渐弱、刚柔,收放高音支撑技巧等问题,达到“死谱活唱”的创新目的。通过集体交流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小结的机会,并让学生在与同学、与老师的交流中,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自我评价,歌唱教学中最难的高音问题在创新教学过程中迎刃而解。从案例“山水画”到《大鹿》的过渡,其实就是教师的引渠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主动探求、反馈检查、反思总结等环节,最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正确性、简捷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自主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求异创新。在案例中,教师以师生互动音画结合的创新练声方法,将学生引入音乐圣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在自主学习中不断释放潜能,发现和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教师,从而达到求异创新的个性化发展目标。

  四、体现综合,和谐发展

  《树叶飘飘》、《草原小骑兵》、《大鹿》这些课的创编活动,每个小组都表演了自选的主题,在拓展部分更可以用诗、歌、画等不同的艺术途径表现歌曲内容,展现生活中的美;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意志品质、道德观念等等得到全面的体验和熏陶,在“综合”的过程中促使健全人格的形成。“生态教育”理念下,评价一个人是否成才的标准是非常全面和深刻的。它重视人的和谐发展,强调要通过课堂教学的“综合”使学生的人格由片段化向完整化的和谐发展中转变。

  总之,生态化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表现之一,其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应引导学生科学自主地合作探究,摒弃形式主义,更新教育理念,切实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生态化课堂教学建设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本站除部分文章为原创外,其他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若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之,本站将在收到后第一时间删除。

欢迎原创作者投稿 文体写作网(www.wtabc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