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网

原创写作投稿

实用文体写作网
您当前的位置在:文体写作网心得体会其他心得 → 《黄河绝恋》之我见_观后感大全

《黄河绝恋》之我见_观后感大全

时间:2014-03-04 | 作者:佚名

 走出过份求“绝”的制作误区

  《黄河绝恋》之我见

  郑弈忠(弈族)

  影片《黄河绝恋》上映以后,好评如潮,誉之为“既有传奇色彩,又充溢着浓郁的英雄主义气概与浪漫主义情调。故事铺排跌岩起落,险中有奇,奇中有妙,让人击节赞‘绝’”,云云。大有国内“最高奖”影片非它莫属之势。

  愚自知才疏识浅,不敢斗胆叫“阵”,只为该片诸多“破绽”而惑,有被其愚弄之感。既然故事“编”得“出神人化”,那就看来:

  一架在海上就中弹起火的飞机竟能飞越长城,到达黄土高原,并能准确无误地将日军哨所摧毁——真是“神机妙算”!

  仅凭被飞机冲断带走的小碗口粗的木头就能把飞机卡住,直等到小孩将欧文救起才坠下悬崖——确实“分秒不差”!

  一个从未见过飞机的农家小孩,面对飞机从头上冲过,竟能面不改色,连头都不动一下,还从容不迫地将欧文救起,后又突然发出哈哈大笑——此小孩真乃聋子、英雄、傻子三合一。

  身负重伤的战士竟能背住车轮,将装满一车炸药的军车抬起—可谓“盖世神功”!

  黑子身中数弹不死,还扑向日军枪口——又一个黄继光现身。

  果树上挂的是现行使用的拾元人民币——更是“今为古用”。

  凡此种种夸张失真之处,比比皆是、举不胜举。但请君莫忘“真实乃艺术之魂”。此乃是过份追求情节惊险、神奇效果,忽视细节真实性及可信度的恶果。再请看来:

  盱军血洗军分区驻地,离此不远的黑风寨竟一无所闻,仍然是鼓乐喧天,歌舞升平景象。

  夕阳西下,郑三炮与远方女子情歌答对,高昂悠扬,又是一幅民俗风情图。

  问:黑风寨是否跟日军签订了什么友好条约,双方可以互不侵犯,而变成了“世外桃源”?

  黄河边上,众人不是急赶送欧文过河,却更有闲情雅致,等着欧文为安洁摄影留念。请看安洁梳妆打扮,背靠母亲河,双手高举,神采奕奕。但可怜只不过是一张“泰坦尼克号”的宣传画的翻版而已。

  过份地追求形式的意境美,忽视了思想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组合,其结果不但没达到“借景生情,寓意传神”.的艺术效果,反而转移了观众的视线,冲淡了影片应具有的思想内容,背离了当时所处的环境与心态是否允许、合拍,这样不仅得不偿失,反而成了“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电影的深层魅力应是整部影片体现出来的人生精义,生活哲理,应是那种令人咀嚼不尽回味再三的东西……”(章柏青《电影与观众论稿》)。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精神产品,观众不但希望影片要“好看”,更希望能“感人”,能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育,这种“教化”,应区别于“政治说教”。我不禁扪心自问?《黄》片的感人之处,是否登峰造极?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也许,中国传统式的男女之恋在冯编导眼中已经写绝或是难于超越。故另辟蹊径,用“洋人眼中看中国”的三部曲来“创新”。故编出“中外之恋”,以满足观念涉新猎奇心理。但是,就其制作上映的《红河谷》和本片看来,宁静演技平平,西藏寨主之女与黑风寨主之女只是服饰不同而已,没有“千人千面”之感,相比之下,外国人的人物形象塑造反而丰满、完美。与编导的初衷相反,不是“洋人眼中看中国”,而是中国人眼中看洋人。什么“民族抗争精神”“英雄气概”,反而在洋人身上得到了体现。不信请看:开头欧文与战友在海上撞沉敌舰,是英雄。结尾欧文身背花花与黄河搏斗、气势壮观。与黑子相比欧文乐观幽默,开朗大度,黑子则性格内向、深沉,话少伤人,三句话不说就先出手一拳,显得蛮横,不近情理。欧文的“军人”气质就胜过八路军战士。由此我对“欧、安之恋”的可能性提出疑问,此举是否值得颂扬?根据有三:

  一、欧文是美国军人,据我认识原国民党部队的陈排长跟我讲过,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空军陈纳德的“飞虎队”曾在云南昆明巫家坝机场参战,他参与外围值勤。据他接触了解的美国飞行员,享受着很高的特权待遇,生活上作威作福、奢侈浪费,军营内可以嫖妓,对待中国女性可以任意玩弄而不会负任何责任的……我提这些,并不抹杀美国空军来华作战的丰功伟绩!只是想说明,如《黄》片中欧文能以平等、尊重的爱来对待中国女性,在那个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二、安洁是八路军战士,直至现在,在我军部队谈恋爱是不允许的,这是“军纪”。这种特殊的“爱”在《红河谷》中会有这种可能,毕竟西藏寨主之女是老百姓,不是八路军战士,不会损伤我军的形象与声誉。

  三、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涉外婚姻”才逐渐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祖国强大,中国人的人格尊严才受到外国人尊重,现在有这种可能,我信。而《黄》片中的“欧安之恋”恰恰背离了其历史背景与条件,即军与民不同这一客观事实,象影片中拥抱接吻的这种浪漫式的恋情只能是“偷情”,其“绝恋”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编导颂扬这伟大的爱,以期达到国际上中外通婚和平友好的目的,是用现代的眼光曲解和淡化过去的历史真实。在日本军国主义又死灰复燃的今天,这种有害的误导,极容易使现代青少年淡化、忘记掉中国过去屈辱的历史,更谈不上能激发起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己对祖国未来应肩负的重任。

  我希望,编导若还拍抗日战争题材影片的话,能够走出以上过份求“绝”的制作误区,拍出并超越象《狼牙山五壮士》和《归心似箭》那样既“好看”,又“感人”的好影片。

本站除部分文章为原创外,其他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若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之,本站将在收到后第一时间删除。

欢迎原创作者投稿 文体写作网(www.wtabc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