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网

原创写作投稿

实用文体写作网
您当前的位置在:文体写作网论文大全教育论文 → 小班化条件下德育生态环境研究初探-教育论文

小班化条件下德育生态环境研究初探-教育论文

时间:2016-01-10 | 作者:佚名

  21世纪可谓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教育观念势必从机械论转向生命论。无论是站在整个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校德育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思考,学校德育都必须向着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因此几年来,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努力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原则,积极营建特色环境,让孩子快乐成长。通过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的德育实践,我从多方面对小班化条件下的德育生态环境进行了探索和优化,旨在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参与校园环境布置,学会自我教育在小班教育中一切教育措施、教育情景都是应该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来思索有关自身的问题。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独立的人,把自我教育的权利还给学生,使教育成为一种孩子们自主选择的活动,并由其自我设计和完成,让孩子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如果你来到我们学校这个美丽、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你就不难发现教室、走廊、门厅等凡是有儿童活动、学习、生活的地方,都让学生自己安排,写上一句名 言,画上一幅图,作一首诗,挂一幅相片,设计一下校园环境,创设一个景点,布置一个画廊,办校园文化小报等等,处处都体现了学生们的主体发展意识,让他们在自己创设的文化、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每一幅画、每一堵墙、每一棵树、每一个装饰、每个橱窗的布置不仅体现了舍生的创造力、奇特的想象力,而且也是学生进行自我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的最佳宣传场所。在我校每一层楼道上都有学生们自己创作的环境语录呢!你看,墙壁说:“让我轻轻告诉你,请不要把脚摆在我雪白的身上,因为我最喜欢白了。”米饭说:“大家好,我是小米粒,如果你不把我吃干净,我一定会大哭一场。”水斗低声地说:“我真想永远为大家服务,但你们也要珍惜我,不要让我胃胀,也不要弄脏我的脸。”在孩子的眼睛里,严肃的行为规范竟是如此的充满童真。除此之外,我们根据每个年级的不同特色设计了主题长廊,孩子们集思广益,结合每个年级的不同特色,布置出了独具匠心的特色长廊。二年级的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海洋科技的世界,他们在向日葵花的团簇下感受海洋科技的博大精深;三年级的学生们组建了艺术长廊;四年级的学生们开出了读书博览会。让学生充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建设,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避免过去单调的成人化的布置,富有儿童的情趣。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与艺术长久地传承下去,使学校成为教育人、熏陶人的最佳环境。

  (二)参与班级环境建设、学会自我管理

  1.创建快乐家园--制定班级快乐宣言。班级快乐宣言的制定,可以形成班级的主流精神导向,使学生产生对班级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归属感,使他们关爱集体的情结在不知不觉中孕育、发展和升腾。“这里有你的HAPPY!.这里有你的SAD!这里有你的FRIENDS!这里是你们幸福的HOME!”班级快乐宣言筑就了班级特有的精神氛围和浓郁的文化底蕴,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比简单的“外灌”和“空喊”式的说教要好得多。

  2.营建快乐氛围--体现个性化、人性化、情感化。

  (1)个性化--班级是师生共同的家园,需要大家一起去经营。我校班主任积极改变观念,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了孩子们思维、性格中的长处和特色,鼓励他们积极创造,争做主人。比如,爱好体育的班级,教室的墙上挂的名人像是球星、是世界冠军,黑板报上刊登体育知识、体育新闻,班服是学生最喜欢或自己设计的运动服,课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切磋球艺、同场竞技。在创设个性环境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手,学习合作,开始思考,开始创造,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的体验加深、能力提高,集体的凝聚力也不断增强。环境在无形中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

  (2)人性化一~?小班班级有很大的空间,如一年级教室就有72个平方米,那么如何来布置这个环境,使之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呢?有的班级用鲜花装扮起教室,增加了人文气息;有的班级适当地养了一些小动物;有的教师让学生栽培植物,开辟自己的“优美之角”;有的班级还布置了“青草地”,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班化教育的班级可以把教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如学习区域、活动区域、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等,但无论怎么布置,都要富于人性化的教导,因为它会蕴藏巨大的教育作用。

  (3)情感化--由于小班的特点,班主任教师就在教室里办公。为了营造一种“家庭式”的氛围,有的班级一进门就布置“欢迎你到我家来”的标语,同时配以地毯、玩具等布置,教室再也不是说教、训话的场所了,而是有家庭一样的温馨氛围。这种环境与氛围大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情感距离,学生也会非常喜欢这样的集体。

  二、活动环境--教学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创设

  (一)参与实践活动,学会自主自信

  “与学生一起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思想植根在我们每位小班教师的心中。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与学生加强沟通,不断进行道德情感的交流和对话,在理解、尊重、宽容、认同、成全的交往氛围中,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尊重意识也得到健康的成长。小班化班级管理中师生和谐、平等、民主的关系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催化剂。

  1.关注现实生活,小小调研将被动转为主动。各班针对社会生活或学校生活,根据班级特色或学生喜好,选定一个研究小课题,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一个小小调研组,每月根据分目标定期开展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并参与活动,每月做好活动记录,年终撰写调研小报告,在交流会上班与班之间分享成功或失败的体验,让活动体验直接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研究小课题内容丰富,如学习文明用语,争做文明小公民;以保护牙齿为目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己任,做个能干的好孩子;以交通法规为研究方向,调査马路上的交通违章现象,探究文明出行的学问;以阅读为课题,以爱好阅读的同学为研究对象,快乐阅读、自办简报;以提倡节约、节俭为目标,调查同学们的浪费现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保护身边环境的小事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掀起热情高涨的校园“环保风”;还有一些同学调查每天在校用餐的情况,喊出“文明用餐”的口号;宣扬继承传统美德--勤劳,锻炼同学们的坚强意志。各班根据各自的小课题,形成小社团,进行小调研,成为班级特色的另一道风景线,真可谓“百花齐放春满园”。学生和教师在参与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自主、自动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也为学生很好地踏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2.关注社会生活,行规自查,将他育转为自育。班级是个小社会,班级的工作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改变了以往的行为规范教育,将他育转为学生的自育。我们以班级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行为规范教育,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逐步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我校设计并制定了班级行为规范目标,有的班级还制定了细化到个人、小组的分目标,并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使之更人性化。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尊重每位学生,做到不同时期每一个人有不同的目标。学生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落实检查的措施,定期开展个人、小组、集体评议,逐步形成具有班级特色的行为规范训练模式。

  (二)参与课程编写,学会自主创新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其本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抓德育工作这么多年,常常听到社会上这样议论我们的学生“现在的孩子站没站样儿,坐没坐样儿”,“不会说话”,“不会办事”,“不会与人交往”等,总之,社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礼仪规范不满意。问题出在孩子们身上,根子出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上,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德育工作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孩子身心发展实际,脱离孩子的生活实际的弊端,暴露了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的弱点。因此,我们从如何教会学生做人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的实际出发,从社会需要的实际出发,努力提高学生从小学习做人的意识。几年来,学校组织教师从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三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并编写了《礼怡校园--交往礼仪我来学》的校本课程教材,目的是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从坐、立、行、走,言谈举止的教育中,悟出如何做有教养的文明人的道理。我们从学生身边的事抓起,让学生在处理周围事物的教育中,悟出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道理;从行为习惯、礼仪规范训练抓起,通过专课专用、学科渗透、课外实践、评优颁章等多种途径,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练一练、演一演,突出实践性。由于教材内容是动态的,因此我们随着时代、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以及学校重点工作的变化而随时调整教育内容,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

  (三)参与多彩活动,学会自主自动

  近年来,我校围绕“争做可爱的上海人”这一主题,针对不同的年级,以“弘扬民族精神,学习社会公德”教育为目标,开展了“自主DIY,快乐小少年”的系列教育活动。三年级的10分钟队会围绕“品德教育”,让同学们根据每个月的不同内容和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四、五年级主要围绕“讲诚信”,针对现阶段的上海城市精神,从寻找一个讲诚信的人,到挖掘讲诚信的小故事、做一件讲诚信的事,开展了一次次别开生面的10分钟队会,队员们在队会记录中这样写道:“讲诚信是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个人要有诚信,一个国家要有诚信,一个民族更要有诚信。”记录本上稚嫩的笔迹,记录了队员们对于“诚信”的深刻领会。

  为了组织和引导队员们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感受和切身体验,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以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为教育活动基准点,以“我参与、我能行”为活动主线和活动口号,开展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班队活动、专长活动和主体活动,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每学年进行班队活动的展示,从设计、开展到评价等都让学生自主活动、实践管理,教师起了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引导学生们接触社会、接触现代科技、接触大自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参与课堂教学,学会自主学习

  小班化课堂上教师严格要求,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各科教学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思想教育。.课后教师耐心辅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采用各种方法,从思想、学习、情感,甚至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战胜挫折和困难,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使人人都得到发展。同时,学校定期进行“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的活动评比,让学生养成自主参与学习的好习惯。

  三、资源环境一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的建设

  (一)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家校融合

  近年来,我校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又一重点,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制定了家委会章程,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具体做法有:每学期一至两次家长开放活动曰、周一到周五的家长接待日、每周的家长值日制和家长信箱、家长讲座等。这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尤其是家长值日制--家长在这一天里可挂上家长值日牌,上午8点上岗,在一天的值日工作里,家长们可以针对学校的教学情况任意选择班级听课,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对于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以及卫生安全设施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改进工作。比如,有的家长在学校专用意见记录本上郑重写道:建议中饭时让学生分时用餐,尽量避免食堂拥挤;建议学校考虑适当招收男老师,让小朋友的性格达到平衡发展;请做好厕所卫生工作;教室内可适当增设图书角,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体育课可适当增大运动量……让家长直接渗透到学校的管理层面,可以提升学校管理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家长”栏目已将我校的经验通过媒体介绍给了广大同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参与社区服务,探索教育新路

  走出校门、走入社区、服务社区,是学校德育探索过程中的一大创新。学校与居委会相联系,继续以“雏鹰假日活动”为主载体,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如帮教、敬老、环保等社区服务性活动。这样一方面使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接受社会影响,遵守社会公德,适应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使学生这一个体具体化、多样化、个性化,让他们大胆进行道德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新的秩序,改造社区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德育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育人必先以德育之,小班化条件下德育生态环境中的校园环境、活动环境、资源环境的营造,渗透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独特性,为学生积极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主动参与、彰显个性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对学生自主判断、选择反思和践行能力的培养,真正让生活在我校的孩子们健康的个性从小班培养,快乐的童年从小班开始,幸福的道路从小班迈出。

本站除部分文章为原创外,其他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若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之,本站将在收到后第一时间删除。

欢迎原创作者投稿 文体写作网(www.wtabc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