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网

原创写作投稿

实用文体写作网
您当前的位置在:文体写作网心得体会读后感 → 《红与黑》读后感1000字

《红与黑》读后感

时间:2021-11-03 | 作者:龚朝晖

  Tothehappyfew献给少数幸福的人,这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批判家司汤达为其代表作《红与黑》的题词。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这是人们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也许,从于连短暂而奋斗的一生历程中,我们可以寻求到答案。

  司汤达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多元复杂的真实的于连。这个出身卑贱的年轻人,拥有杰出的才华和渴望飞黄腾达的急切梦想,然而生不逢时,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为了实现他那勃勃野心,工于心计但又心底善良、不择手段但又追求精神的安慰,他经历了一次次的反抗和妥协,最终在追求虚荣和渴望保持心灵高贵的双重折磨下,出人头地的幻想最终悲剧性地破灭,而他的人生也走到r尽头。

  《红与黑》中,"红"象征着于连追求人生和幸福的意义,"黑"象征着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为追求利益而拼命奔波,却不理解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其实,于连的悲剧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追求成功的小人物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追求成功而迷失自我,有多少人为追求名利而与本真渐行渐远?

  这不得不让我们对现实产生更多的思索,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对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憧憬和设想。然而在时间和现实的冲刷下,还有多少人记得小时候的梦想,还有多少人在坚守心中的希望?为了适应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我们在不停地追逐,不停地奔波,我们放弃了自己的诚实、善良,用一张张面具掩去了内心的真诚、美好,一幕幕地重复上演于连的悲剧,于是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远。

  司汤达曾说过:"一个人的幸福不取决于智慧者眼中事物的表象,而取决于他自己眼中事物的表象".如果说是于连渴望飞黄腾达的梦想使得他不得不变得自私、虚伪,甚至经常做出违心之举,那么死亡给了他最后一个机会,让他解除社会束缚,卸下伪装,得以还原最真实最美好的自己。"我曾经野心勃勃,我并不为此而责备自己……但是,如果自己让步于那些卑鄙的事,自己也会变得非常不幸的。""直到我看见生活的尽头离我如此之近的时候,我才学会了怎样享受生活。"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因何而死的时候,他便会知道他为什么而活,怎样去享受幸福,享受生活。

  《红与黑》实质上就是于连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如何从迷雾中走向清醒,找回真我的过程,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清醒的认识到:幸福的定义在于追求本真。

  幸福不是你爬的有多高,赚的有多少;也不是你的房子有大,车子有多豪华;更不是你成功时的掌声有多雷动,得意时的欢呼有多热烈。幸福不是权势,不是名利,幸福无法量化,也无法比较,它是一种人生追求,一种情感体验,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对本真的坚守,是始终保持对生活的希望。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在同一个路段,公交车沿着同样的线路缓缓驶过你面前;幸福就是寻常的人们依旧,在晚饭的餐桌上,年少的在叽叽喳喳的谈自己的学校,年老的在唠唠叨叨的谈市场的菜价;幸福就是在你困难的时候,有人拉你一把的感动;幸福就是多年不见的朋友给你发来的祝福;幸福就是很多年后头发白了、背驼了、戴着老花镜为你读报纸的还是那个人的甜蜜;幸福就是在你帮助过的人真诚道谢的"辛苦了,谢谢你"的那句话语……

本站除部分文章为原创外,其他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若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之,本站将在收到后第一时间删除。

欢迎原创作者投稿 文体写作网(www.wtabcd.cn)